前言
通过第二章2-2. SpringBoot API开发详解 --SpringMVC注解+封装结果+支持跨域+打包,我们实现了基于SpringBoot项目的API接口开发,并实现 API结果统一封装、支持跨域请求等等功能,接下来开始第三章,主要做用户身份认证,主要实现一套统一鉴权的用户身份认证的机制。
我已经提前和狗哥一起讨论确定了认证机制,会采用目前流行的基于JWT的Token用户身份认证机制,主流程如下:
- 前端请求【用户名+密码登录】接口,后端验证通过后
生成Token返回给前端; - 前端
保存Token,以后每次请求API都会携带Token,后端校验Token通过就正常返回数据; - 直到后端
校验Token已失效,这时再从第1步重新开始。

为什么这么选型?我们都考虑了哪些点?
OK,那我也很乐意和大家一起探讨:怎么做好用户身份认证!
网上很多文章大多直接整合JWT,并没有讲解 为什么选择JWT?与其它选型对比有什么优缺点? 这些都是我们实战的基础,也会让我们代码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管写毕业设计,这是面试谈项目亮点,本文也将是你可以参考的点!
用户身份认证很重要,很多小细节,等你收割!相信本文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OK,Let’s go!
PS,完整的用户身份认证代码早已实现,和狗哥也已联调通过,将分三篇来写,非常详细,料很足,准备好发车喽,Let’s go!
本文对应思维导图:
专栏介绍
因为可能还有很多同学还不清楚上下文,所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专栏要做的事:
天罡老哥和狗哥(博客主页)有意
从0到1带大家搭建一个SpringBoot+SpringCloud+Vue的前后端分离项目!
打造一个短小精悍、技术主流、架构规范的前后端分离实战项目!我负责后端,狗哥负责前端!
目的就是让大家通过项目实战,学到一些真东西,将所学理论落地,助力有心强大的你更快的成长!开启你的工作之旅,让开发游刃有余!
详细的后端规划和后端大纲思维导图在开篇已经给出,你可以到开篇查收:基于SpringBoot+SpringCloud+Vue前后端分离项目实战 --开篇。

本文目录
提前说明:因为HTTP 是无状态的协议,每个请求都是完全独立的,服务端无法确认当前访问者的身份信息,无法分辨上一次的请求发送者和这一次的发送者是不是同一个人,所以就需要在用户登录后进行登录态的管理。
一、基于Cookie的Session(会话)认证机制
其中有一种是基于Session的方式,是一种记录服务端和浏览器会话状态的机制,大致的流程如下:
-
登录成功后,服务端根据用户信息生成
唯一标识SessionId,比如根据用户ID+加随机盐salt,然后进行各种加密生成 -
服务端保存SessionId以及对应的用户信息,比如保存在内存或Redis等,需要维护过期时间。然后将SessionId写入Cookie。
-
前端请求API时会自动携带Cookie中的SessionId,服务端通过SessionId获取Session进行校验:
- 如果找到 Session 证明用户已经登录,进行后续处理;
- 如果未找到Session说明用户没有登录或者登录失效,这时再从第1步重新开始。
本文介绍了SpringBoot项目中用户身份认证的三种常见机制:基于Cookie的Session、有状态和无状态的Token,以及JWT。重点阐述了JWT的原理和优势,包括安全、无状态和可自定义字段。文章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为何选择JWT,并提供了实战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