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人机交互窗口,把人的语言输入到计算机当中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
将接收到的数据翻译成二进制数组成的计算机语言,并对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数据加密和解密等活动
会话层 建立,管理,中止会话
管理是否允许不同机器上用户之间建立会话连接关系
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将上层应用数据分片并加上端口号封装成数据段,或通过对包头中的端口识别,实现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用户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
网络层 进行逻辑连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将上层数据加上源和目的方的物理(MAC)地址封装成数据帧,MAC地址是用来标识网卡的的物理地址,建立数据链路当发现数据错误时,可以重传数据帧
物理层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报文头部和上层数据信息都是由二进制数组成的,物理层将这些二进制数字组成的比特流转换成电信号在网络中传输
了解了OSI的七层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这七层分别要用到什么协议
这就是OSI需要的七层协议,我们现在来了解这七层协议的各个协议吧
TCP 传输控制协议 协议应用的端口及其协议功能----传输更加稳定可靠
80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和响应的交互
21 FTP (文件传输协议)由于控制连接FTP服务器
53 DNS (域名系统)用于连接DNS服务器
25 SMTP(简单的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发送邮件
110 POP3 (邮局协议版本3)用于接收邮件
22 SSH(安全外壳协议)用于计算机之间的远程加密登录
UDP(用户数据包协议)协议应用的端口及其协议功能—传输效率更高
69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用于小文件的传输
53 DNS(域名系统):用于解析DNS
111RPC(远程调用协议):用于远程过程调用
161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网络设备的管理
123NTP(网络时间协议):用于网络时间同步
IP (网际协议)协议及其功能:
ARP(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在局域网中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在局域网中通过ARP表根据物理地址请求IP地址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用于验证网络是否畅通
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用于主机与组播路由器之间组播通信
这些都是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网络协议
在我们聊天和传输文件的过程中是什么样的呢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在我们使用中先打开应用应用就会打开对应的接口
然后我们输入我们想要发送的文字或图片,再有表示层将我们输入的文字转换和翻译成计算机能懂得二进制文件,再将文件压缩再将翻译压缩好了的文件交给传输层
传输层将文件分成片加上端口号封装成数据段 传输层再将数据段交给网络层
网络层收到上层数据加上源和目的方的物理(MAC)地址封装成数据帧
物理层收到数据帧转换成比特率通过网线或光纤传输光信号或电信号
我们电脑打开了应用就是打开了接口
物理层将电信号和光信号转换成数据帧交给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将上层数据将源和MAC物理地址拆分成数据帧
网络层再将上层数据解析IP地址拆分成数据包
传输层再将上层数据解析TCP头部拆分成数据段
应用层接收到数据段将数据段解压解密再通过接口展现
知道了数据怎样传输现在就让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我们传输这些数据需要怎样的路程
知道这这么多层那这些层对应我们电脑的硬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