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可以打造出赏心悦目的产品,从而改变大众的习惯,乃至改变世界,比如乔布斯。乔布斯可以说是产品经理界的标杆,无论是论天赋还是后天的努力程度,恐怕目前而言还没人能出其左右的。
国内优秀的产品经理有马化腾、张小龙等人。在腾讯内部强调产品文化,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不管你是开发、运营、设计师还是其他岗位,你都需要有一种产品经理的职责,有一种产品主人翁的精神,要从各个点去体验产品,提出合理的优化点,越多越好。
如果是身处在一个朝阳产品、成员积极性高、又较有天赋的团队里,那产品经理是幸福的,也许他只需要开个头脑风暴会议,搜集记录下各个人提出的点,那产品需求就轻松出炉了——并且这样迭代优化出来的产品往往都能得到更大的成功。相比而言,如果是在一个没落的产品、成员又普遍提不起精神,那么产品经理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有时甚至要为了提需求而去提需求,打造一些可有可无甚至于画蛇添足的“功能点优化点”,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做所谓的产品“减法”,去掉一些不实用的功能点,如此反复……笔者并不是在说空话,比如腾讯一些在互联网特殊时代遗留下来的、有着很重的SP味道色彩的产品,其演变过程基本都是这样的。当然,这种鸡肋一般的产品也许有着太重的历史包袱,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负责这类产品的产品经理往往也很无奈,也许只能等着SP产品彻底的被运营商、用户、时代抛弃掉之后,反而是获得一种新生。笔者在之前的工作当中接触到一些由SP年代转型过来的产品经理,其实他们骨子里还是更看重渠道、广告位、增值服务一类的点,与平时大家理解中的产品经理还是有所偏差。
如果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也是跟业务相关,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适用。在纯服务类、娱乐类、功能类产品里还是适合的,毕竟就是怎么打造好一款产品让大众用的更爽。但是如果对于电商而言,其规则的复杂度,其打造的一个商业环境的专业度,也许非专业人士还是难以提出需求功能改进点——暂且不说提出来的功能点好坏,光是提出一个合理的恰当的都有难度。因为整个电商的大环境太复杂,一环扣一环,每一小步都需要考虑周全。看似就卖东西买东西很简单的一个场景,可是广告、推广、渠道、商品、物流、订单、店铺……每一个词基本都是一个大部门在支撑,各自有着自己的一套专业规则,同时又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牵一发则动全身。
谈了这么多有点偏题了,其实本文的初衷只是在电商网上看到了一副不错的图,上面阐明了做为一名产品经理需要怎么去学习修炼,故想转过来。光是转图这篇博文就太空泛了,所以稍微的回想并结合了下笔者在两大互联网公司工作过的一些经历,简单配些文字以便收录该图。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