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虹报告之《幸福何为,何为幸福》

周晓虹教授在博雅大讲堂分享了关于幸福的看法,认为幸福感并非与GDP增长成正比。讲座探讨了不同人群对幸福的不同定义,并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人们面对不如意时的心理机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今天有空听到周晓虹老师的报告,实属荣幸。

在台上的亲和力和对一个问题的见解,不得不让人发自内心的佩服这位馒头银发的教授。

报告内容简洁的整理如下:

博雅大讲堂

以博笃学,以雅敦行!

 

幸福感没能跟GDP的增长而增长。

幸福究竟是何物?

江苏电视台做了一项调查:

56%的人像成为公务员。

1.5%的人想成为农民。

0.4%的人想成为工人。

每个人定义的幸福是根据自己的产入产出来相对衡量的。

社会上不一定穷就酸。

知识分子“酸”,是因为知识分子付出的多,相对付出,其收入没能达到其期望值,所以“酸”!

心理学上有一种机制:“酸葡萄”

每个人应对不如意的标准手段不同,用贬低来缓释不如意的结果。

这里周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具体想不起来了)

 

主题一:何为幸福

 

人类的幸福是脆弱的,因为诸种明显的对比感到嫉妒,于是“幸福”就成为ile生活当中最捉摸不定的问题。

-------------------------------------林语堂《吾国吾民》

 

子贡曰:“贫而无馋,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这也。”

 

周老师评论:现在的问题是:贫者无法自乐,而富两代恰恰无礼!

 

费孝通:

安其所,随其身。

只有私德,没有公德。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平静的生活是为人的特征。

------------------《轮幸福》罗素

 

幸福观有两类:

1.快乐主义的幸福观

2.完善论的幸福观

 

讲师满地走,教授都是狗。

科长一操场,处长一走廊。

自己拿钱多少不重要,重要是别人拿钱多少。

 

中国两个地方的男人不能嫁:

一个是江西,一个是福建。

这两个地方传统力量很强,对女人要求最多。

 

意义感对幸福是至关重要的。

(感悟:庞大的系统当中,任务的分配,使得效率会大大提高,这点值得各方各面去学习)

 

七大定律:

  1. 信服注意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主管感受,但幸福不是物质生活条件的自然衍生物。真正的幸福是无知的丰腴加上生活的意义。
  2. 幸福是比较和参照的结果,这说明:使人们感到幸福或者不幸的常常不是客观的物理量,而是主管的心里量。
  3. 不同时代人们对幸福理解不同,这说明人们的幸福和人们获得幸福的手段都是历史决定的。
  4.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群体中,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不同,这说明幸福这种对生活状态的主观感受受到人们的客观条件,历史,文化甚至信仰的影响。
  5. 亘古不变的社会常常使人幸福。而那些积极变化的社会却常常使人感觉不到幸福。并不一定前者真的就比后者更为丰腴或更有意义,而是因为变动一方面不可能是整齐一律的。它造就了一部分人人的相对剥夺;另一方面也因为变动,提高了人们对幸福的期望和感受阈限。
  6. 既然物质的丰腴是可创造的,而生活的意义是可以赋予的。幸福和幸福感也是可以打造的。
  7. 打造幸福和幸福感的目的既不是让人沾沾自喜,也不是为“粉饰太平”而是为了在物质生活突然丰腴起来的今天,让人感受生活仍存在意义。

最后周老师附送:

人生最困难莫过于将自己的思想放入他人的脑袋,而将他们钱财放入自己的口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