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留系统现代化改造:挑战与策略
评估架构
评估架构时,需要考虑诸多方面。例如,从监控角度看,系统表现如何?更改和测试系统并确保其正常运行的难度有多大?官方文档宣称的系统运行方式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哪些差距?系统中又有多少无用代码?
当团队对系统有了足够深入的了解后,可以扩大评估范围,审视系统的整体问题。比如,系统的组织架构是否合理?是否有更合适的技术,如不同的编程语言或新工具可以引入?
对于大型系统而言,采用迭代的多层次评估流程是个不错的选择。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大型系统的一个部分进行重点关注。
2. 先处理局部的实际问题,再审视该组件内的全局问题。
3. 从更宏观的角度,在系统的其他部分寻找类似的全局问题,然后确定解决方案。
4. 聚焦解决该组件的全局问题,之后再转向下一个组件。
5. 持续重复这种从局部到全局再到更宏观全局的评估与修复流程,直至系统达到预期状态。
团队对系统及其特性了解得越深入,系统日常运行的可预测性就越高,进行重大更改也会更加容易。
没有万能解决方案
现代化改造遗留系统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接下来将介绍几种不同的开发活动组织方式,在大型项目的不同阶段,可能会用到所有这些方法。
关键在于,要将这些方法视为一个工具包。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然后选择最有可能解决特定问题的工具。虽然某些方法可能使用得更频繁,但每个大型遗留系统都有其独特的难题。如果只会解决常规问题,就无法完成整个改造工作。
全面重写
全面重写,顾名思义,就是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系统。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在构建新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