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的运行时系统
1. 程序的加载与执行
当我们编写并编译一个C语言程序后,最终会生成一个可执行文件。这个文件包含了程序的指令和数据,它需要被加载到内存中并由操作系统执行。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几个阶段:
- 编译 :将源代码转换为机器码。
- 链接 :将编译后的代码与其他库文件结合,生成最终的可执行文件。
- 加载 :操作系统读取可执行文件,并将其内容映射到内存中。
- 执行 :CPU开始执行内存中的指令。
加载器的任务是将可执行文件中的各个段映射到内存的不同区域。每个段都有特定的作用,如代码段(文本段)、数据段、BSS段、堆栈段和堆。以下是这些段的简要介绍:
- 文本段 :包含程序的机器指令,通常设置为只读和可执行。
- 数据段 :包含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 BSS段 :包含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实际运行时会被清零。
- 堆栈段 :用于存储局部变量和函数调用信息。
- 堆 :用于动态内存分配,例如通过
malloc()
函数分配的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