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最近在对自己的测试工作做总结,希望能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测试工作流程,也跟其他同学讨论了测试工作,这篇博客就记录一下讨论的内容。
测试问题分类请参考:【测试】零基础做测试一:测试工作总结
测试工作技巧请参考:【测试】零基础做测试二:测试工作技巧
测试工作合理安排请参考:【测试】零基础做测试三:测试工作合理安排
二、测试分类
测试分为黑箱测试和白箱测试。
(一)黑箱测试
百度百科的定义:黑箱测试法
-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
- 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
- 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
(二)白箱测试
百度百科的定义:白盒测试
-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代码的测试。
- 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盒子指的是被测试的软件,白盒指的是盒子是可视的,即清楚盒子内部的东西以及里面是如何运作的。
- "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白盒"法是穷举路径测试。
- 在使用这一方案时,测试者必须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得出测试数据。贯穿程序的独立路径数是天文数字。
三、实际情况
在实际的测试中,黑箱测试更多一些,白箱测试越来少了。
主要是因为:
- 现在的系统越来越复杂
- 白箱测试需要看懂代码、看懂字段,针对字段做测试,对测试人员的要求更高
- 黑箱测试不需要看代码,知道input的是什么,系统的output是否符合需求,就能做最基本的测试
在做测试之前,需要先考虑好这个问题有几种情况,然后去写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数据,再开始做测试。
在大公司,做需求和做测试的人是两批人;而在小公司,做需求和做测试的人通常是一批人,当需求文档写得足够细的时候,需求文档就是测试用例,至少客户给出的业务流程图,就是流程的测试用例。
测试水平也是有普通测试到测试大神之分的:
- 最基本的测试:把需求文档当做测试用例,知道input什么,系统的output是否符合客户的需求
- 更高一点的测试:根据客户需求延伸出来一些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做测试
- 测试大神:考虑到边边角角的情况,举个例子,要测试一个红绿灯的case,大部分人可能想到红灯亮起怎么过、绿灯亮起怎么过、黄灯亮起怎么过,大神还会额外考虑红灯绿灯同时亮怎么过、黄灯绿灯同时亮怎么过等情况
- 总之,真正做好测试的人,思维是极其严密的
关于边角情况:
- 对于toC的产品,应该先用view层挡住,view层挡不住就用control层挡住,比如2月30日
- 对于toB的产品,那就是要测出来,需要很有经验的黑箱测试人员,或者白箱测试人员看代码来测试。
关于软件测试和产品测试:
- 软件测试,是要测试软件是否符合客户的需求,客户需求来源于客户,即软件的实际使用者,客户为这个软件付钱
- 产品测试,是要测试产品是否符合产品设计的需求,产品设计是产品经理通过做数据分析得出的,并没有征求产品的实际使用者的意见,公司为产品付钱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的记录,仅供参考。若有同学发现内容有误,恳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