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原复习
文章平均质量分 72
Ruannn(努力版)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马原第四章、第五章选择题及部分大题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助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发展。, 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按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目的是发展,有助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原创 2024-01-07 18:34:59 · 800 阅读 · 0 评论 -
马原第三章——唯物史观
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动力的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构成要素、劳动形式、社会经济结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社会形态是又称社会制度,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两者不能相互决定,只是相辅相成的作用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狭义的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原创 2024-01-05 17:31:49 · 2821 阅读 · 0 评论 -
马原第六章、第七章选择题
这个观点认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包括旧的社会形态的灭亡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的出现。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日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是对“两个必然”的肯定。相较于以往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的高明之处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个人的劳动不再通过交换价值的途径向社会劳动转化,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服务不必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来进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原创 2024-01-04 14:11:41 · 502 阅读 · 0 评论 -
马原第二章——认识论(期末复习版)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第二次飞跃解决的主要是改造世界、实现思想的问题,同时又是认识过程的继续和完成。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对感性认识的升华和抽象。最高理念都错,实现人与自身关系中的自由——自觉摆脱人的自我束缚。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矛盾。实用主义(多数人认为的真理)——犯了用认识检验认识的错误。真理观的首要问题——真理是不是客观的。原创 2024-01-03 17:28:44 · 764 阅读 · 0 评论 -
马原复习——唯物论、辩证法(期末复习版)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体现在——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物质体系、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用离开共性的个性。“凡是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的”,这种观点属于(承认事物发展的辩证法)。龙的九似说明——意识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能够构建现实中没有的观念世界。来看,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原创 2023-12-30 22:27:31 · 1485 阅读 · 0 评论 -
马原复习——导论(期末复习版)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从唯心→唯物,革命民主→共产主义的转变是:1844年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文。法国、英国、德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76——1878,恩格斯写出来《反社林论》,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原创 2023-12-26 16:33:09 · 61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