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敢断言:天地一日不毁,人心一日不灭,则六艺之道炳然常存。世界人类一切文化最后之归宿,必归于六艺。而有资格为此文化之领导者,则中国也。
白话文说明:我敢肯定地说:只要天地还存在,人心没有消亡,那么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的道理就会鲜明地长久存在。世界上人类所有的文化,最终的归宿必定是六艺。而有资格成为这种文化领导者的,就是中国。
今人舍弃自己无上之家珍,而拾人之土苴绪余以为宝,自居于下劣,而奉西洋人为神圣,岂非至愚可哀?诸生勉之。
白话文说明:现在的人抛弃自己无比珍贵的家传宝物(指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却把别人丢弃的糟粕残余当作宝贝,把自己放在低下的位置,而把西洋人当作神圣来供奉,这难道不是极其愚蠢又令人悲哀的吗?各位学生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啊。
慎勿安于卑陋,而以经济落后为耻,以能增高国际地位遂以为可矜,须知今日所谓头等国者,在文化上实是疑问。须是进于六艺之教,而后始为有道之邦也。不独望吾国人兴起,亦望全人类兴起,相与坐进此道。勉之,勉之。
白话文说明:千万不要满足于浅薄鄙陋的状态,不要因为经济落后而感到羞耻,也不要因为能提高国际地位就觉得值得夸耀。要知道如今所谓的一等国家,在文化层面其实是存在问题的。必须要进阶到六艺的教化之中,之后才能成为有道义的国家。不仅希望我们国人能振作起来,也希望全人类能振作起来,一同逐步进入这种文化正道。努力啊,努力啊。
——《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
六艺者,即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也。此是孔子之教,吾国二千馀年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原皆出于此,其馀都是六艺之支流。故六艺可以该摄诸学,诸学不能该摄六艺。
——《楷定国学名义》
-----------------------
马一浮先生简介
马一浮先生(1883—1967),单名浮,字一浮,号湛翁、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化宗师。十六岁应试,名列会稽县案首(第一名)。二十岁赴美日欧游学。回国后“自匿陋巷,日与古人为伍,不屑于世务”,潜心研究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抗战爆发后,先生忧愤于民族危亡,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邀,出山讲学。1939年,在四川乌尤寺创建复性书院,讲明义理,选刻古书,培养人才。抗战胜利后,先生回杭,重居林下,主持智林图书馆。新中国建立后,任浙江省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