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趣事6件ZZ

01

明武宗可能是我国古代帝王中唯一一位会说葡萄牙语的。

正德十三年(1518),来自葡萄牙的皮雷斯使团在广州登岸并获准进入内陆。

朱厚照亲自接见了使团成员,事后将其通事(翻译)火者亚三留在身边,“时学其语以为戏”。

因为好玩就把翻译留下来学他那叽里咕噜的“洋话”,这事也就朱厚照做得出来。

汉周:火者亚三在朱厚照活着的时候很受宠,但朱厚照一死他就因为结交江彬,被以“谋逆罪”下狱处死了。

02

朱厚照不仅会说几句葡萄牙语,还会“梵语”,于“佛经梵语无不通晓”。

此外,他在音乐和戏剧方面也小有天赋,曾亲自谱写过《杀阵乐》。

朱厚照这技能树啊,真是全点歪了!

03

永乐十八年(1420),来自哈烈(今阿富汗赫拉特)的使团入京觐见。

根据使团成员的记载,朱棣的衣服胸前有一个很精致的小缎袋。

骑马的时候胡子就卷起来放在袋子里,不然马跑起来,风一吹,胡子就会掀起来糊一脸。

04

为皇帝讲解经史特设的讲席称为经筵。

明代经筵初无定例,英宗之后才确定下时间、地点,成为常仪。

即每月逢二日(初二、十二、二十二),在文华殿进讲。

经筵之后,照例要赐宴,由光禄寺承办,在奉天门东庑设席,以飨众官。

这顿饭,不仅参与经筵的官员们本人可以吃,还允许他们带仆僮,且允许仆僮们拎着提篮食盒,吃完了还可以打包一些带回家去。

正是由于这项规定太过于“人性化”,加上皇帝本人也越发的不重视经筵,以致于经筵讲官们越来越懈怠,越来越不注重“经”,只看重“筵”,给皇帝讲什么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带上家里最大号的食盒去吃后面那顿饭。

是以明代后期有“吃经筵”一说。

05

接上条说,崇祯九年发生过一次关于“吃经筵”的趣事。

那年的二月十二,照例是经筵日,参与经筵的众官一大早就起来,在文华门外候着。

当天下着大雪,这帮大臣们冻得哆哆嗦嗦的等了一整个上午,崇祯都没露面。

一直到午后,才派太监出来传旨说今日经筵免了。

本来宴席都已经摆好了,皇帝一句话,又给撤了。

丙子二月十二日,经筵届期,诸臣俱候于文华门外,而大雪不止。

至午后,上不出,传免。午门外设宴已久,遂一并撤去…

余因述今早来时,遇一宿科省员于长安门,彼此班后相问,其人曰:怪得雪中如此早来,原来今日该吃经筵。  

——杨士聪《玉堂荟记》

06

万历二年五月,张居正患病腹痛,在家休养。

时年十二岁的小皇帝知道之后,亲自下面给他吃。

亲自下厨做了一碗辣面赐给他的元辅张先生。同时赐镶金象牙筷两双,吩咐当时任次辅的吕调阳与张先生同吃这碗面。

要知道,张居正可是“有痔之人”,这一大碗辣面下去…

为张先生的菊花默哀三秒钟。

辛巳,上御文华殿讲读,时辅臣张居正偶患腹痛。

上知之,手调辣面一器以赐,并辅臣吕调阳各赐金镶牙著一双同食。

《明神宗实录》卷二十五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