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 -h与df -i

df -i:查看节点文件数

find . -name "tomcat" | xargs rm -rf:删除名称为tomcat开头的文件

df -h 和df -i的区别是什么?同样是显示磁盘使用情况,为什么显示占用百分比相差甚远?

df -h的比较好解释,就是查看磁盘容量的使用情况。

至于df -i,先需要去理解一下inode
以博客主的个人理解,最简单的说法,inode包含的信息:文件的字节数,拥有者id,组id,权限,改动时间,链接数,数据block的位置。相反是不表示文件大小。这就是为什么df -h和df -i 显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原因。

ps:在df -h 和df -i  显示使用率100%,基本解决方法都是删除文件。

df -h   是去删除比较大无用的文件-----------大文件占用大量的磁盘容量。

df -i    则去删除数量过多的小文件-----------过多的文件占用了大量的inode号。

### `free -h` `df -h` 命令的区别 `free -h` `df -h` 是 Linux 系统中用于监控系统资源的两个常用命令,它们分别用于查看内存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 `free -h` 命令 `free -h` 命令用于查看系统中物理内存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它显示了内存的总量、已使用量、空闲量以及缓存缓冲区的大小。`-h` 选项使得输出以人类可读的格式显示,例如以 KB、MB 或 GB 为单位。具体字段如下: - **total**:表示系统中总的物理内存大小。 - **used**:表示当前已使用的物理内存量。 - **free**:表示当前未使用的物理内存量。 - **shared**:表示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大小。 - **buff/cache**:表示用于缓存缓冲区的内存量。 - **available**:表示估计可用于启动新应用程序的内存量,不包括交换空间[^1]。 示例输出: ```bash free -h ``` 输出示例: ```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31Gi 12Gi 1.2Gi 340Mi 18Gi 17Gi Swap: 2.0Gi 512Mi 1.5Gi ``` #### `df -h` 命令 `df -h` 命令用于查看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它显示了每个挂载点的总空间、已使用空间、可用空间以及使用百分比。`-h` 选项同样使得输出以人类可读的格式显示。具体字段如下: - **Filesystem**:表示文件系统的设备名称。 - **Size**:表示文件系统的总大小。 - **Used**:表示已使用的空间大小。 - **Avail**:表示可用的空间大小。 - **Use%**:表示已使用空间的百分比。 - **Mounted on**:表示文件系统的挂载点[^3]。 示例输出: ```bash df -h ``` 输出示例: ```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1 50G 20G 30G 40% / tmpfs 3.2G 1.7G 1.5G 53% /dev/shm ``` #### 主要区别 - **用途**:`free -h` 主要用于查看内存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而 `df -h` 主要用于查看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 **数据来源**:`free -h` 从内存管理的角度出发,显示的是内存的使用情况;`df -h` 从文件系统的角度出发,显示的是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1]。 - **应用场景**:当需要监控系统内存使用情况时,使用 `free -h`;当需要监控磁盘空间使用情况时,使用 `df -h`。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