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互联网初创时期,企业往往采用单体架构去搭建自己的应用系统,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系统访问量不断随之上升,数据量也急剧增长。数据的存储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企业的命根子,数据库的单体架构很难满足数据的存储,这时,我们要对数据进行切分,数据的切分又分为垂直切分和水平切分。
数据切分和数据库架构
在数据切分之前,我们的所有业务都放在一个数据库中,比如:我们的用户业务,商品业务,订单业务。数据库的架构如下:

在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一个数据库很难满足数据的存储,并且导致数据的访问比较慢,导致用户的流失。这时,我们要对数据进行切分,使其从单一的数据库的存储分散到多个数据库的存储。在进行数据切分时,我们要遵循先垂直后水平的原则。
数据的垂直切分也就是数据的纵向切分,按照业务将数据进行切分。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将一个数据库切分为:用户库,商品库,订单库。将原来的一个数据库分为了三个数据库,分散了数据的存储压力,同时也分散了数据的读取压力。如图所示:

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单个业务库也会遇到存储的瓶颈,比如:用户的急剧增长,导致单一的用户库无法存储,用户访问的速度变慢等。这时,我们就要对数据进行水平切分了,将用户按照某种规则平均分配到多个数据库中,也就是将原来的单一的用户库进行了水平扩展。如图所示:

本文介绍了随着业务发展,数据库从单体架构到分布式架构的演变过程,强调了垂直切分和水平切分的重要性。重点讲解了分库分表中间件MyCAT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MyCAT构建高可用的数据库集群。此外,还提及了分布式事务和分布式ID在数据库架构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07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