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自由度机械臂的建立

本文围绕6自由度机械臂展开,先进行D - H模型建立,包括坐标系与参数确立、构建D - H参数模型、正运动学分析及搭建仿真模型;接着进行逆运动学求解,根据末端姿态和位置求六关节轴转动角度;最后介绍了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即对机械臂末端执行器位姿的时间函数规划。

1、机械臂D-H模型建立
机械臂由一系列的关节和连杆按任意的顺序连 接而成,这些关节可能是平移的或旋转的,连杆可能 是任意长度的。所以,在对机械臂进行运动学分析时,必须先对机械臂进行建模。为了确定D-H参数模型,首先要对机械臂的每个关节指定一个本地参考。
(1)坐标系与参数的确立
如图1所示,zi轴与 Ai + 1 关节轴重合,xi 轴与公法线li 重合,方向沿 li 由 Ai + 1 轴线指向 Ai + 2 轴 线,yi 轴按右手定则判定方向建立关节坐标系。
定义连杆参数如下:θi 为xi - 1轴到 xi 绕轴 zi 旋转角度;di 为 xi - 1 轴到 xi 沿轴 zi 轴平移距离;li 为zi - 1到zi 沿xi 平移距离;αi 为 zi - 1 到 zi 绕 xi 旋转角度。相邻两坐标系之间的变化矩阵为[1]
(2)机械臂D-H参数模型
用D-H法来对机械臂建模分析,在每个关节建立坐标系,通过齐次变换描述坐标系之间的位姿变化[2]。
(3)机械臂正运动学分析
机械臂正运动学是指已知各关节的参数,求末端执行器相对于基坐标系的位姿。
(4)机械臂仿真模型搭建
对机械臂运动学的仿真研究,首先要建立机械臂的仿真模型。利用MATLAB Robotics Toolbox工具箱中的link()函数和seriallink()函数来搭建机械臂的仿真对象。
2、逆运动学求解
逆运动学求解是根据给定的机械臂末端姿态和位置,求得六关节轴转动角度。根据模型图,可以将末端位置和姿态反解到后三个关节轴的交点,从而满足了Pieper准则[3]。
3、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
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在直角坐标的位姿对时间函数进行的规划称作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4]。

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依据工作空间中机械抓持器要想达到任意位姿,至少需要六个自由 度的结论,采用了六自由度链式关节的结构。根据自平衡机器人的尺寸设计了一 套机械的结构方案,并通过各连杆的质量,采用静力学估算各个关节的力矩, 从而选择与之匹配的电机。采用了一种基于 CAN 总线分布式的控制方案。将工 控机和关节控制器挂在 CAN 总线上。工控机主要功能是对关节控制器进行监控, 同时也完成机械运动学、轨迹规划方面算法的实现。关节控制器采用 TI 公司 的 TMS320LF2407 DSP ,主要实现位置,速度和力矩伺服控制算法的实现。 其次,采用标准的 D-H 建模方法,建立机械的数学模型。对机械的 正运动学进行了分析,采用解析法对关节角进行解耦运算,推导出了逆运动学的 封闭解析解,并采用功率最省做为性能指标,确定了唯一解。使用基于 Matlab 平台下的 Robotics Toolbox 机器人工具箱对推导过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与仿 真。 再次,重点分析了机械在关节空间中轨迹规划的两种实现方法:三次多项 式和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方法计算量较 小,但是不能保证角加速度连续;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方法计算量较大些,但能 够保证角加速度的连续性,从而使电机平稳地运行。然后又在笛卡儿空间中对机 械进行了轨迹规划,采用了空间直线和空间圆弧插补算法,详细地介绍了这两 种轨迹计划的实现算法,并且对种插补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 最后,根据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构型,基于 MFC 框架类和 Open GL 图形库, 在 VC++6.0 开发平台上专门开发了一套适用于这种构型的三维仿真工具。仿真 工具把运动学和轨迹规划算法融入了其中,有效地验证了机械数学模型以及 正、逆运动学求解过程的正确性,并且对四种轨迹规划方法的效果做了直观的比 较。有效地解决了运动学和轨迹规划分析结果不易验证以及在实际本体上试验成 本较高的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