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23】

1.“九五”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提出要“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康复医学的发展辐射到社区

A.《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B.《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
C.《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D.《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
E.《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是指按残疾程度对各类残疾划分不同的级别

A.残疾
B.残疾学
C.残疾分类
D.残疾分级
E.残疾程度

3.康复医学是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服务对象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回归家庭、社会、学习、工作

A.预防
B.改善
C.预防和改善
D.治疗和改善
E.控制和改善

4.()年开始,“康复”一词正式开始应用残疾人身上

A.1900
B.1910
C.1917
D.1947
E.1950

5.属于医学康复的方法是

A.研究环境改造
B.手术物理疗法
C.创办特殊教育学校
D.职业咨询和培训
E.康复知识的普及

6.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个阶段,从起步到探索再到全面发展,历经30余年

A.2
B.3
C.4
D.5
E.6

7.康复治疗中的()是指应用现代化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恢复或重建患者功能的科学

A.康复工程
B.康复护理
C.社会工作
D.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E.物理疗法

8.()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A.肢体残疾
B.智力残疾
C.多重残疾
D.精神残疾
E.视力残疾

9.康复的对象为

A.截瘫、偏瘫的病人
B.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的病人
C.各种功能障碍的病人
D.心肺功能障碍的病人
E.小儿麻痹症、精神病病人

10.下面用于治疗失语症的训练方法是

A.运动治疗
B.作业治疗
C.针灸推拿
D.语言治疗
E.激光治疗

11.康复医学的团队成员不包括

A.康复医师
B.物理治疗师
C.药剂师
D.康复护士
E.作业治疗师

12.()是针对残疾人及残疾状态,研究残疾病因、流行规律、表现特点、发展规律、结局以及评定、康复与预防的学科

A.残疾
B.残疾学
C.残疾分类
D.残疾分级
E.康复学

13.()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而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流活动,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A.肢体残疾
B.听力残疾
C.视力残疾
D.言语残疾
E.智力残疾

14.临床医师的地位,在全面康复中应当是

A.康复二级预防的执行者
B.康复医疗的执行者
C.康复三级预防的组织者
D.负责住院病人的医疗康复者
E.全面康复的执行者

15.()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双眼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A.肢体残疾
B.听力残疾
C.视力残疾
D.言语残疾
E.智力残疾

16.康复评定的目的是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客观地判定疔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作为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依据

17.()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导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

A.肢体残疾
B.听力残疾
C.视力残疾
D.言语残疾
E.精神残疾

18.国外康复医学的发展一般经历以下哪几个阶段

A.先期混沌阶段(20世纪以前)
B.萌芽探索阶段(1910-1945年)
C.累积确定阶段(1945~1970年)
D.累积确定阶段(1946-1970年)
E.蓬勃发展阶段(1970年以后)

19.属于康复末期评定的是

A.在康复治疗结束时进行
B.目的是了解患者总体功能状况
C.评价康复治疗效果
D.提出今后重返家庭和社会或进一步康复治疗的建议
E.重点在疾病病因确定,以利防治

20.WHO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

A.康复机构的康复
B.自我保健康复
C.运动治疗康复
D.上门康复服务
E.社区康复

21.改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康复治疗常用方法有

A.增强肌力训练
B.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训练
C.改善协调和灵巧度的训练
D.平衡训练
E.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22.按照体位分类,恢复平衡能力的康复治疗常用方法可分为()及站立位平衡训练等

A.双膝跪位和单膝跪位训练
B.前臂支撑下俯卧位训练
C.肘膝跪位训练
D.仰卧位训练
E.坐位训练

23.人类行为和生物性表现在

A.与遗传相关
B.以生理形态和功能为发展前提
C.具有本能行为
D.参与社会的行为
E.自我完善的行为

24.康复治疗技术包括()以及增强心肺功能的康复治疗、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生理学疗法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康复治疗等

A.维持或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的康复治疗
B.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康复治疗
C.恢复平衡能力的康复治疗
D.改善协调功能的康复治疗
E.矫正步态的康复治疗

25.2005年以来我国康复事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政策支持方面有

A.《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
C.《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D.《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
E.《康复医院基本标准》

26.常用的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生理学疗法有

A.Bobath疗法
B.Brunnstrom疗法
C.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D.缓慢牵伸缓解肌肉痉挛
E.Rood疗法

27.属于残疾一级预防的有

A.免疫挾种、预防性咨询及指导
B.预防性保健
C.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
D.安全防护预防职业性工仿事故
E.早期康复治疗

28.WHO制定的“国际功能、残疾、健康分类(ICF)”方案,用哪些功能表示健康功能的状态

A.身体功能
B.心理功能
C.个体功能
D.社会功能
E.智力功能

29.属于残疾三级预防的有

A.必要的药物治疗
B.通过安装假肢、训练对残疾者直接干预,以改善或提高躯体和心理功能
C.通过职业咨询和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或增强工作和学习能力
D.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
E.通过改变雇主和社会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保险等,促使残疾者重返家庭和社会

30.按不同肌力大小分类,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康复治疗常用方法可分为

A.等长训练
B.辅助训练
C.主动训练
D.抗阻训练
E.渐进抗阻训练

31.职业康复的内容包括

A.职业评定
B.职业咨询
C.职业培训
D.职业指导
E.职业恢复

32.按照不同肌肉收缩的方式分类,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康复治疗常用方法可分为

A.主动训练
B.抗阻训练
C.等长训练
D.等张训练
E.等速训练

33.我国康复服务体系分以下哪项

A.早期康复
B.后期康复
C.急性期救治
D.社区康复
E.家庭康复

34.康复治疗的特点包括

A.强调“以患者功能为中心”的战略
B.强调患者主动参与
C.康复团队模式
D.康复社区模式
E.终身康复治疗

35.物理治疗的作用有

A.增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B.增高代谢能力,改善心肺功能
C.维持和恢复器官的形成和功能
D.促进代谢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E.促进生长发育

36.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残联目前正致力于残疾人的哪些体系建设

A.民办康复资源
B.残疾人保证体系
C.残疾人服务体系
D.民政系统康复资源
E.教育系统康复资源

37.目前我国康复服务的资源体系包括民办康复资源和

A.中国残联系統康复服务体系
B.卫生部、地方政府管理的康复资源
C.民政系统康复资源
D.人事和社会劳动保障系统康复资源
E.教育系统康复资源

38.关于ICF关键部分叙述正确的有

A.ICF包括三个关键部分
B.第一部分:身体功能和结构,分别是指生理功能和解剖部分;缺失或偏离正常的身体功能和结构都被称为损伤
C.第二部分:活动,是指个体的任务执行情况;“活动受限”是指个人在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D.第三部分:参与,指的是与生活状态有关的方面;“参与局限”是个体投入到生活情景中可能体验到的问题
E.涵盖性术语“功能和残疾”总结了这三个部分,它们与健康状况以及个人和环境因素有关,并且可能相互影响

39.世界发达国家围绕残疾人康复建立了()等,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全方位的康复服务体系

A.急性期救治
B.系统康复治疗
C.早期康复
D.后期康复
E.社区、家庭康复

40.现代康复综合考虑生物、心理及环境因素之间的联系与影响,认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

A.生物学方法
B.社会科学方法
C.心理学方法
D.物理学方法
E.运动学方法

41.属于康复中期评定的是

A.在康复治疗中期进行
B.可调整康复治疗计划及目标
C.中期评定重点在于确定疾病病因
D.应入院后尽早完成
E.中期评定可多次进行

42.二级智力残疾者的适应行为表现有

A.大部分生活由他人照料
B.全部生活由他人照料
C.与人交往能力差
D.运动能力发展较差
E.能做简单的家务劳动

43.人从事生产劳动的本事,就是

A.需要
B.能力
C.兴趣
D.气质
E.信念

44.大脑为心理活动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它本身()自发地形成心理活动的内容

A.也能够
B.并不能
C.偶尔能
D.或许能
E.一定能

45.()是指由于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发的内心冲突,导致心理活动的失衡状态

A.心理问题
B.一般心理问题
C.狭义心理问题
D.广义心理问题
E.严重心理问题

46.自评量表适用于临床心理咨询或是流行病学调查,自评量表的()较筛查提问更高

A.敏感性
B.特异性
C.广泛性
D.敏感性和特异性
E.特殊性

47.关注心理卫生开始的时候应为

A.胎儿期
B.新生儿期
C.婴儿期
D.幼儿期
E.少年期

48.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的()是指: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生活、积极工作、认真学习,关注情感,感受体验、注重参与;不片面追求成就、荣誉和利益,视成就为动力,荣誉为过程,利益为激励。学会不断自我激励,提升潜力,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基础

A.躯体与心理相结合的原则
B.整体与差异相结合的原则
C.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D.科学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
E.指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49.讳疾忌医属于下列哪项危险行为

A.不良生活方式
B.不良心理行为模式
C.不良疾病行为
D.危害健康行为
E.不良生活习惯

50.下列哪项描述不属于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的实施措施

A.规律生活,有效应对
B.自我察觉,善交朋友
C.保持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生活节奏
D.释放压力,定期放松
E.把心中负面的情绪写在日记里

51.环境中的噪声、沟通双方的情绪、信念和偏见以及跨文化沟通中对不同符号的解释等都是沟通的

A.背景
B.信息
C.障碍
D.信息源
E.信息渠道

52.不属于中年人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是

A.反应速度与记忆力下降
B.渴望健康与追求成就的矛盾
C.恋爱与性的问题
D.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E.与事业的双趋冲突

53.当个体觉察应激源的威胁后,就会通过心理和生理中介机制产生心理、生理反应,这些变化称为

A.刺激反应
B.兴奋反应
C.应激反应
D.心身反应
E.心理反应

54.()是指群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A.群体行为
B.群体规范
C.群体影响
D.群体文化
E.群体准则

55.()是个性的外显表现,是显露的气质的外形,是在社会实践中对外界现实的基本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

A.性格
B.能力
C.兴趣
D.气质
E.观念

56.()是一个人内在的个性本性,又叫秉性,主要指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特性类型,如稳定或者不稳定等

A.需要
B.能力
C.兴趣
D.气质
E.观念

57.个体的心理活动正是在客观现实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当个体掌握了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也就形成日益丰富和成熟的心理世界

A.工具
B.语言
C.思维
D.学习
E.能力

58.不属于老年期心理健康维护要点的是

A.积极锻炼,防病治病
B.培养兴趣,老有所学
C.积极劳作,科学健脑
D.鼓励交流,参与社会活动
E.提供老年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59.()常使人心理处于紧张状态和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胃液分泌减少,失眠,焦虑抑郁

A.挫折
B.幽默
C.压力
D.曲解
E.抑郁

60.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的()是指: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成长与经历,个体的心理在发展中会不断遭受挫折,又会在挫折中不断学习和自我纠正。但有时挫折难以克服和纠正,阻碍了个体的成熟与发展,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矫治是心理挫折难以克服时的有效方法,是防治心理障碍的重要措施

A.发展与矫治相结合的原则
B.整体与差异相结合的原则
C.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D.指导与主体相结合原则
E.躯体与心理相结合的原则

61.促进家庭健康的方式不包括

A.家庭心理咨询
B.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C.家庭会议
D.沟通
E.正确对待子女的发展

62.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按照人类需要的强弱和出现的先后顺序,位于第三层次的需要是

A.安全的需要
B.爱与归属的需要
C.自尊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E.生理的需要

63.家庭心理健康是指

A.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B.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和满意度
C.家庭成员的心身健康
D.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和满意度
E.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64.儿童期的心理健康主要关注

A.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B.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C.保护自信心和自尊心
D.保持情绪稳定
E.积极适应社会变化

65.客观事物对人总是具有特定的意义,人对这些事物也会抱有特定的态度,从面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体验,这种带有主观态度的内心体验活动过程称为

A.人格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
E.思维

66.生理的成熟期和心理的稳定期指的是

A.老年后期
B.青春期
C.学龄期
D.老年期
E.中年期

67.认知过程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机体的感觉器官对环境变化(刺激)的反应,是个体对刺激的基本反映和体验形式

A.遗忘
B.知觉
C.感觉
D.记忆
E.想象

68.以下哪项是老年期人格表现特点

A.以自我为中心,猜疑、顺从性为特点
B.以自我为中心,猜疑、对抗性为特点
C.情绪趋于稳定,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D.坦然面对人生,积极主动的接受生活的挑战
E.自我评价的原则性逐渐形成

69.社会因素影响人类健康主要是通过

A.躯体感受起作用
B.人际感受起作用
C.社会感受起作用
D.教育感受起作用
E.心理感受起作用

70.注意的()是指注意的对象或内容能在意识中保持

A.选择功能
B.保持功能
C.指向性
D.调节与监督功能
E.特异性

71.情感过程的()是指一种较为微弱且持久的情绪状态,是一段时间内心理活动的基本背景

A.心境
B.心情
C.情感
D.情绪
E.意志

72.强迫症的特点是

A.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的尖锐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
B.强迫自己待在家里不敢出门儿
C.总是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害怕紧张恐惧所困扰
D.不敢去公共场合
E.害怕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羞辱

73.孩子从出生到1岁这一阶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A.乳儿期
B.胎儿期
C.婴儿期
D.幼儿期
E.儿童期

74.患者一天内反复多次无原因地洗手或洗物件属于

A.强迫动作
B.强迫观念
C.强迫情绪
D.强迫联想
E.强迫意向

75.青年心身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不包括

A.学习问题
B.寄养问题
C.情绪情感问题
D.恋爱问题
E.性的问题

76.原发性抑郁障碍产生的原因是

A.由酒精滥用引起
B.由大脑和躯体疾病引起
C.由精神分裂症引起
D.无明确原因或原发疾病引起
E.由药物的使用引起

77.人们不能同时反映周围的一切事物,而是根据主体的活动需要有选择地指向一定的对象,忽略其他无关对象,这就是注意的

A.选择功能
B.保持功能
C.指向性
D.集中性
E.特异性

78.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E.知觉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79.下列哪项不是危害健康的行为

A.致病性行为
B.不良生活习惯
C.高危险行为
D.不良疾病行为
E.预警行为

80.关于人格与健康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人格是一个人心身健康或疾病的重要心理基础
B.人格是稳定的,与健康没有关系
C.塑造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健康
D.重视人格发展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可以促进健康
E.人格是压力与健康两者之间的中间变量

81.()是指在心理社会因素刺激下个体短时内出现心理失衡状态,产生的痛苦体验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情绪反应虽强烈但未影响思维的逻辑性,行为未失控,没有造成社会功能影响

A.行为
B.心理疾病
C.不良行为
D.心理紊乱
E.心理问题

82.()是易于导致特异性疾病的一类行为模式

A.违规行为
B.不良疾病行为
C.不良生活方式
D.致病性行为模式
E.预警行为

83.心理品质不包括

A.心理过程
B.人格特征
C.情绪状态
D.思维方式
E.智力水平

84.网络成瘾是指慢性或周期性对网络的()依恋的现象,包括上网的欣快、下网后的戒断反应以及难以抑制的上网行为

A.生理
B.心理
C.生理和心理
D.生理和社会
E.社会和心理

85.一般意义上的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因各种生理、心理或社会因素引发的

A.心理功能失调现象
B.行为异常现象
C.心理功能失调和行为异常现象
D.心理疾病
E.精神疾病

86.不属于恐惧反应的是

A.注意力下降
B.目光凝视危险事物
C.休克
D.高度警觉
E.个体的活动少

87.()是指与生活事件或心理应激、特定的人格倾向和社会支持等因素相关,患者多有焦虑烦恼、恐惧不安、躯体不适等症状,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

A.心境障碍
B.应激障碍
C.焦虑障碍
D.心理生理功能障碍
E.人格障碍

88.抑郁症的表现不包括

A.思维迟缓
B.情绪低落
C.行为忙乱
D.嗜睡不醒
E.行为减少

89.以下哪些是心境障碍的类型

A.抑郁症
B.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
C.心境恶劣
D.双相心境障碍
E.惊恐障碍

90.社会适应是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关系而产生的心理行为变化,若出现社会适应障碍,则表现出的症状为

A.紧张不安
B.行为障碍
C.躯体不适
D.强迫动作
E.逃避现实

91.心理咨询是一个内涵非常广的概念,涉及下列哪些方面

A.心理健康咨询
B.能力咨询
C.教育辅导
D.职业指导
E.婚姻家庭咨询

92.整个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一般分为哪三个过程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熟悉过程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93.不良行为可以分为

A.不良生活方式
B.致病性行为模式
C.不良疾病行为
D.破坏行为
E.违规行为

94.以下哪些是心理障碍的类型

A.焦虑障碍
B.心境障碍
C.应激障碍
D.心理生理功能障碍
E.人格障碍

95.宣泄是处理情绪的一种基本的方法,下列哪些属于宣泄心理疗法

A.听音乐
B.倾诉
C.哭泣
D.写作
E.看电视

96.关于意志过程,以下说法哪些正确

A.属于心理过程
B.属于人格
C.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D.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E.意志是成才和成事的内在动力

97.应激障碍的主要临床类型有

A.适应障碍
B.急性应激障碍
C.睡眠障碍
D.进食障碍
E.创伤后应激障碍

98.影响家庭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A.成员的心理健康
B.成员的心理卫生
C.家庭关系
D.家庭成员的角色
E.家庭的结构

99.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成分,生理学研究发现情绪的生理作用有()等三条途径

A.通过自主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影响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
B.通过自主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影响全身某些系统的生理功能
C.通过边缘系统影响内分泌代谢功能
D.通过激素影响内分泌代谢功能
E.通过激素作用于免疫细胞相应受体,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100.个性心理的正确叙述有

A.也称人格或个性
B.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
C.人格傾向性包括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
D.人格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E.个性心理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