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类的生命周期
在一个类编译完成之后,下一步就要开始使用类,如果要使用一个类,离不开JVM。在程序执行中 JVM 通过 装载,链接,初始化 3个步骤完成,类的装载就是通过类加载器把 *.class 文件装入 JVM 的方法区,并在堆区创建描述该类的 java.lang.Class 对象,用来封装数据。同一个类之能被JVM加载一次。链接就是把二进制数据组装成可以运行的状态。
链接分为 : 1, 校验 2, 准备 3, 解析
(1), 校验 用来确认此二进制文件是否适合当前的 JVM (版本)
(2), 准备 就是为静态成员分配内存空间,
(3), 解析 转换常量池的代码引用为直接引用的过程,直到所有的符号引用都可被运行程序使用(建立完整的对应关系)。
完成之后,类型即可初始化,初始化之后类的对象就可以正常地使用,直到一个对象不再使用之后,将垃圾回收,释放空间。当没有任何引用指向Class 对象时将会卸载,结束类的生命周期,以上所讲解的生命周期如图所示。
1, Class 类是反射机制操作的源头
2, Class 类的对象有 3 种实例化方式 『Object 的 getClass, 类.class, Class.forName 』
3, 可以通过 Class 类的 newInstance() 方法进行对象的实例化操作,要求类中必须存在无参构造方法,如果类中没有无参构造方法 , 只能使用Constuctor 类完成对象的实例化。
4, 可以通过反射取得一个类所继承的父类,实现的接口,类中的全部构造方法,全部普通方法及全部属性
5, 使用反射机制可以通过 Method 调用类中的方法,也可以直接操作类的属性
6, 动态代理可以解决开发中代理类过多的问题,提供统一的代理功能实现
7, 在程序的开发中,使用反射机制并结合属性文件,可以达到程序代码与配置文件相分隔的目的。
在一个类编译完成之后,下一步就要开始使用类,如果要使用一个类,离不开JVM。在程序执行中 JVM 通过 装载,链接,初始化 3个步骤完成,类的装载就是通过类加载器把 *.class 文件装入 JVM 的方法区,并在堆区创建描述该类的 java.lang.Class 对象,用来封装数据。同一个类之能被JVM加载一次。链接就是把二进制数据组装成可以运行的状态。
链接分为 : 1, 校验 2, 准备 3, 解析
(1), 校验 用来确认此二进制文件是否适合当前的 JVM (版本)
(2), 准备 就是为静态成员分配内存空间,
(3), 解析 转换常量池的代码引用为直接引用的过程,直到所有的符号引用都可被运行程序使用(建立完整的对应关系)。
完成之后,类型即可初始化,初始化之后类的对象就可以正常地使用,直到一个对象不再使用之后,将垃圾回收,释放空间。当没有任何引用指向Class 对象时将会卸载,结束类的生命周期,以上所讲解的生命周期如图所示。
装载 --> 链接(校验,准备,解析) --> 初始化 --> 对象实例化 --> 垃圾回收 --> 对象终结 --> 卸载 7步
1, Class 类是反射机制操作的源头
2, Class 类的对象有 3 种实例化方式 『Object 的 getClass, 类.class, Class.forName 』
3, 可以通过 Class 类的 newInstance() 方法进行对象的实例化操作,要求类中必须存在无参构造方法,如果类中没有无参构造方法 , 只能使用Constuctor 类完成对象的实例化。
4, 可以通过反射取得一个类所继承的父类,实现的接口,类中的全部构造方法,全部普通方法及全部属性
5, 使用反射机制可以通过 Method 调用类中的方法,也可以直接操作类的属性
6, 动态代理可以解决开发中代理类过多的问题,提供统一的代理功能实现
7, 在程序的开发中,使用反射机制并结合属性文件,可以达到程序代码与配置文件相分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