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七杂八
ProductWhy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互联网企业的成长曲线(一):互联网企业的成长规律
最近看了《商学院》(2006年9月号)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eBay易趣:辛苦的盈利之路》,文章主要介绍了易趣创业七年(1999年6月)来的发展道路,文章主要分析了易趣的发展路线图,易趣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困难(1+1)以及未来的发展路线(大卖家VS大买家)。文章本身并无特色,但是附录的复旦大学蒋青云教授的点评给我印象很深,他分别从易趣和阿里巴巴的案例来分析互联网企业的成行规律,为什么选择这两家企业原创 2007-03-18 10:16:00 · 3654 阅读 · 0 评论 -
【推荐阅读】魏武挥:SNS——工具?还是产品?
sns是一个很热的东西,特别在Second Life为国内知晓后,sns成为一个极大的互联网热点。几乎无人不在谈sns。不过,我虽然知道“关系是第一生产力”,但始终不是很能看透sns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个东西很有价值,但怎么体现呢? bbs其实就是一种sns。人们通过上bbs看贴发贴,从而会认识一些朋友。很多bbs都是有主题的,比如证券,比如军事,比如汽车。这些主题bbs使得人们转载 2007-05-13 17:40:00 · 2547 阅读 · 0 评论 -
从思考到思想,读爱民《大道至简》有感
与爱民认识源自博文的周筠老师,当时博文的一位年轻编辑在编辑爱民新书的时候出了一些质量问题,爱民出于帮助周老师带新人的目的给这位年轻编辑和周老师写了长长的一封信,大致意思就是做事要注重细节、注重品质,并且让周老师不要责怪这位新人,新人需要成长云云..,当时看到被爱民修改的密密麻麻的稿件,让我感慨不已,马上将邮件转给了我们团队所有人,并且将稿件改了个名字保存下来,叫做“震撼人心的一堂课.DOC原创 2007-05-07 23:03:00 · 10199 阅读 · 3 评论 -
【朱学恒】Web2.0 时代的知识传播
陈建同学组织的E-Learning大讲堂请来了OOPS的朱学恒介绍他们的OOPS计划,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听一下。http://www.jeast.net/UploadFiles/2007-4/416660258.mhtWeb2.0 时代的知识传播 主办者: 北京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联谊会 上海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联谊会转载 2007-04-19 09:24:00 · 2165 阅读 · 0 评论 -
【宋新宇】什么时候跳槽最合适
xue24是我最近非常关注的网站,他有两个特点:自主学习与知识分享,第一、学习者可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第二、学习者同时也可以作为教学者,同时分享自己的知识。那么我认为什么时候跳槽最合适呢?那样看您的投资策略,是考察基本面还是考察短期盈利情况,前者比较稳健,可以走专业发展路线;后者风险比较大,但可能会碰到运气比较好的时候,但基本上是碰运气,我不认为和个人眼光有任何关系。我会选择前者。什么时候转载 2007-04-16 10:18:00 · 3077 阅读 · 1 评论 -
良好工作场所的12个问题
自己回答了一下,挺有意思的,对于带团队和建立一个好的工作氛围都很有帮助。可以反思你自己的团队和你所在的企业有那些可以提高的地方。转载:http://business.sohu.com/78/75/article201207578.shtml 发明一种简单而精确的测量标尺,用来测量不同工作场所的相对优势,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在过去的25年中,盖洛普公司采访了数百种行业100多万名员工, 向每个人问了转载 2007-04-04 14:12:00 · 1713 阅读 · 2 评论 -
技术人物:张亚勤-“智造中国”规划师(一)
张亚勤:“智造中国”规划师(一)本文原载于《数字商业时代》3月刊采访=王鹏越许凤婷撰文=许凤婷 摄影=楼晓宁少年大学生、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裁,拥有一系列传奇头衔的张亚勤似乎总是面带微笑。“我希望微软中国将来能自己研发出像Vista那样的产品,”2月2日,就在微软向消费市场发布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的第三天,张亚勤在接转载 2007-03-22 16:46:00 · 2269 阅读 · 2 评论 -
[转载]袁岳感慨:走博客江湖周年
sss 有说仙界故事者常说有遇仙的经历,凡人去了世外仙境,那里一日却是世上千年。在进入博客前,对这一层意思不甚明白,而在博客江湖走满一年的今天我却大有所悟。以往的岁月如用知性的感受来说,真的是多年如一日,“一个七日续写着另一个七日”而已,而那些过去的日子是那么的约略、模糊、仿佛、依稀,其实若没有特别的人和事遇到,提醒过往的过节、交情、往来,我们的头脑似乎就对过去保持一个空白的或者浆糊的转载 2007-03-22 17:38:00 · 1615 阅读 · 0 评论 -
WebEx 创始人朱敏做企业家的七个理论(非常实用)
(bbs.qianxiao.com) 第一,“去爪理论”:朱 敏对MBA商学院是有点意见的。他认为,创业家就像一只迅练的老虎,“老虎有爪,进MBA就会被磨掉,变成猫了。”他认为创意有两种,一种是分析出来的 (analytical),或许靠MBA的训练可以人工制造;另一种是直觉式的(instinct),这部份是MBA所训练不出来的,而朱敏认为,最大的 创业成就,往往来自直觉式的创意而不是分析出来的创转载 2007-03-20 10:52:00 · 4526 阅读 · 0 评论 -
互联网企业的成长曲线(三):媒体的本质
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体就是人身体的延伸”,一直没有深刻理解这句话。近期对一些互联网企业进行研究后,发现所谓互联网企业有两条发展路线,一条是走传统行业相结合的道路,通过互联网来降低传统行业的交易成本,比如携程网、阿里巴巴就是这种。另一条是走和传统内容行业相结合的道路,通过社区或者搜索降低内容的生产成本和获取成本。前者延伸了人的腿,后者则延伸了人的眼睛。所以互联网作为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不同就是极大的扩大原创 2007-03-18 10:18:00 · 1974 阅读 · 0 评论 -
互联网企业的成长曲线(二):社区的本质
互联网企业的成长规律就是:从聚集人群到加强沟通,最终推动交易的发展,这三个发展阶段实际上就是社区的三种不同形式,第一种是传统社区,可以交流但不知道我是谁;第二种是人脉社区,强调有效沟通并且知道我是谁;第三种是交易社区,就是知道我是谁并且建立了信任关系,所以能够促进交易。通过社区的三个发展阶段可以看出,所谓社区的本质就是身份 + 信任 + 有效沟通渠道,身份解决我是谁的问题,通过建立个人档案可以解决原创 2007-03-18 10:17:00 · 1674 阅读 · 0 评论 -
读书心得:《奥格威论广告》
1.年初从产品经理转为负责一块独立的业务(Business),发现和做产品最大的不同就是产品仅仅开发给目标用户带来价值的产品,而业务不仅仅要开发有价值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将价值传递给客户。广告就是很重要的方式。2.最近在读《奥格威论广告》,发现广告和教育有很类似的地方,广告是帮助企业正确传递价值的同时帮助企业实现收入。教育是帮助个体掌握正确的人生观、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我特别喜欢台湾原创 2008-08-02 14:15:00 · 3067 阅读 · 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