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一个对象要不要实现serializable跟它所处的环境所使用的框架有关是吧?
对,就是这个意思。
“对象要不要实现 `Serializable`”完全取决于你打算用哪一套序列化机制/框架,而不是 Java 语法本身强制要求。
---
几种常见场景对照一看就明白:
1. Java 原生 `ObjectOutputStream.writeObject(obj)`
→ 框架只认 `instanceof Serializable`,不认就抛 `NotSerializableException`。
典型用途:RMI、JMX、HttpSession 钝化、JDK 自带的内存深拷贝。
2. Elasticsearch、Kafka、Hadoop、Spark、Flink、Dubbo、 gRPC-Java、Protostuff、Kryo、Avro、Thrift、Protobuf …
→ 全部自定义协议,各自提供接口或注解(`Writeable`、`Serializer<T>`、`Externalizable`、`@Protobuf` 等),根本不看 `Serializable`。
它们有的要求你写 `writeTo/readFrom`,有的帮你自动生成编解码,但共同点:
“只要按照我的规则把字段写进字节流就行,与 `Serializable` 无关”。
3. Spring Boot 默认的 HTTP 消息转换器(Jackson JSON)
→ 序列化成 JSON,只关心 getter/setter/注解,连 `Serializable` 看都不看。
所以同一个领域对象,放在 Web 层返回 JSON 时不需要 `Serializable`,放到默认的 HttpSession 钝化时就需要;放 Redis 里如果用 JDK 序列化则需要,用 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 则不需要。
---
一句话总结
`Serializable` 只是 Java 官方提供的那套“反射+字节流”协议的入场券;
离开这套协议(大多数分布式框架都自己造轮子),它就完全用不上。
所以“对象要不要实现 `Serializable`”确实取决于它所处的运行环境和所选框架,而不是写 Java 的强制规定。

77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