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图讲清楚Java中的方法的参数传递机制

本文介绍了Java中方法的参数传递机制,并通过一个具体的代码示例详细解释了如何在方法内部修改对象状态,以及这些修改如何反映到原始对象上。

一 Java中方法的参数传递机制介绍
Java中方法的参数传递机制只有一种:值传递。

 

二 应用举例
1 代码示例 下载   

Java代码  
  1. class DataWrap  
  2. {  
  3.     int a;  
  4.     int b;  
  5. }  
  6. public class ReferenceTransferTest  
  7. {  
  8.     public static void swap(DataWrap dw)  
  9.     {  
  10.         // 下面三行代码实现dw的a、b两个成员变量的值交换。  
  11.         // 定义一个临时变量来保存dw对象的a成员变量的值  
  12.         int tmp = dw.a;  
  13.         // 把dw对象的b成员变量值赋给a成员变量  
  14.         dw.a = dw.b;  
  15.         // 把临时变量tmp的值赋给dw对象的b成员变量  
  16.         dw.b = tmp;  
  17.         System.out.println("swap方法里,a成员变量的值是"  
  18.             + dw.a + ";b成员变量的值是" + dw.b);  
  19.         // 把dw直接赋为null,让它不再指向任何有效地址。  
  20.         dw = null;  //c  
  21.     }  
  2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23.     {  
  24.         DataWrap dw = new DataWrap();  
  25.         dw.a = 6;  
  26.         dw.b = 9;          //a  
  27.         swap(dw);          //b  
  28.         System.out.println("交换结束后,a成员变量的值是"  
  29.             + dw.a + ";b成员变量的值是" + dw.b);  
  30.     }  
  31. }  

2 运行结果
swap方法里,a成员变量的值是9;b成员变量的值是6
交换结束后,a成员变量的值是9;b成员变量的值是6

3 结果分析下载  




 

图一是运行完a处代码的内存图。
图二是b处代码传参后的内存图。
图三是运行完c处代码的内存图。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了解如何在MATLAB中创建三张。首先,我得确认用户的具体需求。他们可能指的是在一个形窗口中同时显示三个子,或者分别创建三个独立的形窗口。根据常见的MATLAB使用场景,通常是使用subplot函数来排列多个子,所以我应该先考虑这种情况。 接下来,我需要回忆subplot函数的用法。subplot(m,n,p)将当前形窗口分成m行n列的子区域,并激活第p个位置进行绘。例如,subplot(3,1,1)会创建一个3行1列的布局,并在第一个位置准备绘。如果是横向排列,可能需要用subplot(1,3,1),分成1行3列。 然后,用户可能需要不同的示例来展示三种不同的形类型。比如,折线、散点和柱状。或者,可能希望展示同一数据的不同视。我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示例,确保代码简单易懂,适合各种用户水平。 另外,我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分别创建三个独立的形窗口。这时可以使用figure命令,每个figure会新建一个窗口。例如,figure(1)、figure(2)、figure(3)分别创建三个窗口,然后在每个窗口中绘制不同的。 现在,我需要组织步骤,确保结构清晰。首先介绍子方法,再说明独立窗口的方法。每个步骤都给出代码示例,并解释每行代码的作用。同时,注意使用中文,避免专业术语过于复杂,必要时进行解释。 还要检查LaTeX格式是否正确,用户问题中提到数学表达式要用$...$,但这里主要是代码,可能涉及较少数学内容,但如果有的话,比如公式,需要正确应用。例如,在标题或标签中使用数学符号,如$y = x^2$。 最后,确保回答真实可靠,避免错误。比如,subplot的参数是否正确,绘函数如plot、scatter、bar的使用是否正确,形属性的设置是否合理。可能还需要提醒用户注意figure和subplot的区别,以及如何调整子间距(使用subplot的调整参数或手动设置位置)。 总结,回答应包括两种方法:子布局和独立窗口,每种方法提供示例代码,解释代码功能,并可能给出输出效果的描述,比如形排列方式。同时,指出两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帮助用户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think>在MATLAB中创建三张主要有两种方式:使用子布局(`subplot`)或创建独立形窗口(`figure`)。以下是分步说明: --- ### 方法一:使用子布局(`subplot`) 通过`subplot(m,n,p)`将画布分为$m \times n$的网格,并在第$p$个位置绘。 **示例代码**: ```matlab % 生成数据 x = linspace(0, 2*pi, 100); y1 = sin(x); y2 = cos(x); y3 = tan(x); % 创建3行1列的子布局 figure; subplot(3,1,1); % 激活第1个子 plot(x, y1, 'r-'); % 绘制红色曲线 title('$y = \sin(x)$', 'Interpreter', 'latex'); subplot(3,1,2); % 激活第2个子 scatter(x, y2, 'b.'); % 绘制蓝色散点 title('$y = \cos(x)$', 'Interpreter', 'latex'); subplot(3,1,3); % 激活第3个子 bar(x, y3); % 绘制柱状 title('$y = \tan(x)$', 'Interpreter', 'latex'); ``` **输出效果**: 三张纵向排列,分别为正弦曲线、余弦散点和正切柱状。 --- ### 方法二:创建独立形窗口 通过`figure(n)`创建多个独立窗口,每个窗口单独绘。 **示例代码**: ```matlab % 1:折线 figure(1); plot(x, y1, 'g--'); title('窗口1: 正弦曲线'); % 2:极坐标 figure(2); polarplot(x, y2); % MATLAB R2016a+ 支持 title('窗口2: 极坐标余弦'); % 3:三维曲面 figure(3); [X,Y] = meshgrid(-2:0.1:2); Z = X.^2 + Y.^2; surf(X,Y,Z); title('窗口3: 抛物面'); ``` **输出效果**: 三个独立窗口分别显示不同形。 --- ### 关键区别 | 方法 | 适用场景 | 特点 | |---------------|-----------------------------------|--------------------| | `subplot` | 对比分析、结果集中展示 | 共享画布,便于排版 | | `figure` | 需要单独操作或全屏查看的复杂形 | 独立窗口,互不影响 | **提示**: - 调整子间距可使用`subplot('Position', [left, bottom, width, height])` - 使用`clf`清除当前形,`close all`关闭所有窗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