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规范

本文详细介绍了数据库设计中的关键规范,包括数据表分类与命名规则、字段定义原则、索引建立建议及过程与函数的使用策略。强调了遵循这些规范对于提升数据库性能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表格分类与命名
n         数据表的分类
u       系统表    支撑业务模型的数据表,如流程模型、系统管理相关表。
u       业务表    产品提供的针对业务的通用功能模块相关表,如通用业务查询等。
u       用户表    用户二次开发使用的与具体业务相关的数据表。
n         数据表的命名
u       所有表格命名一律以字母“ T ”开头( Table ),并且用实义单词以下划线“ _ ”间隔。
u       系统表    系统表前缀为: TSYS_
u       业务表前缀为: TBIZ_
u       用户表由用户自行定义,但是建议不要与系统表和业务表的命名规则重复。
n         字段的命名
       字段的命名规则参照代码标识符的命名规则,但是注意避开数据库的保留字。比如不要采用这样的字段名: index field password id Oracle SQL 等等。
       对于涉及到技术核心的系统表,为了防止剖析,建议采用类似“ F1 F2 F3 …… Fn ”的方式命名。但是不要采用“ F0”,因为这个名称在某些数据库中不被允许,比如Interbase
n         索引是一把双刃剑,索引将提高查询的效率,但是却降低了 insert/delete/update 的效率。
n         通常情况下,对数据的编辑频度和时限要求远远低于对数据库的查询要求,因此对于记录很多且频繁查询的数据表,必须建立索引。
n         大多数数据库为主键字段自动创建索引,注意为外键创建索引。
n         不要索引大字段,这样作会让索引占用太多的存储空间。
n         尽量不要索引频繁编辑的小型表。
n         identify 字段不要作为表的主键与其它表关联,这将会影响到该表的数据迁移。如果考虑支持多数据库,建议主键采用程序生成的唯一值。
n         如果一个大型表需要频繁的做 insert/delete/update 操作,同时也需要做高并发量的查询,那么建议根据数据的访问频度对表作拆分,而后建立索引。
数据库厂商为了凸现自身的优势,都提供了丰富且个性化的过程与函数。
为了提升产品的伸缩性和数据无关性,请不要使用与特定数据库相关的过程与函数,也不推荐采用 Store Procedure ,建议使用应用服务器的中间层业务对象。
n         尽量避免使用 Blob ,如果一定要用,请不要索引 blob ,并且不要定义多个 blob
n         不要使用日期字段,改用字符串 char(19) 替代,如: 2008-12-09 12:22:08
n         对于确定长度的串,请固定字段类型的长度,如 char 80 ),不要采用 varchar
n         对于值类型字段,请使用对应的数据库值类型,而不要用字符串。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