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CDGA的证书后,能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哪些好处,有什么提高,暂时还没有发现,可能是还没有换新的工作,好处没体现出来。更别说我在网上搜到的,数据治理,数据分析岗位的了,不想做。
备考经历
1.明确考试要求
考试当然就先看看考试大纲,各个知识点在各个章节中的占比,才好将自己的经历分配下。每啥备考计划,看完考试大纲后,全部考试都是选择题,唯一花时间的,就是记住教材中的知识点。先通读了全本,了解了大概的思路,最后按照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丰富下。考试前的第三个月,在看课本上的内容,到了考试前一个月,就是做题看题反思题目,根据题目在书上找出知识点,顺便将知识点上下文也都看下。虽然过程慢,比不上其他大神们,有具体的学习计划,每天学习多少内容,掌握到何种程度。哎,上班狗,我保证不了时间,都是有空余时间就拿出来看看,听听。效率不太高。
2.教材选择
主要方式就是看书,包括《DAMA-DMBOK2 数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和《穿越数据的迷宫:数据管理执行指南》。其中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简化版本,便于从宏观上掌握 DMBOK2 的纲要,主要的还是靠DAMA-DMBOK2 来学习
结合教材,在加上思维导图,整理出笔记,将课本知识内容转换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符合自己的思维模式,同时,对于自己不理解的,也没有场景案例的知识点,现在问问豆包,问问deepseek,都能给出详细的场景。
3.做模拟题,查漏补缺
做题是必须的,虽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没有大佬的支撑,没有环境的接触,只靠豆包给的案例,远远不能够。小镇做题家还是有必要的。模拟题训练,真题训练,知道了考试的题型。虽没有100%的原题,但能遇到个10%的也足够了,分析错题原因,查漏补缺,继而再加升对思维导图的印象,增强信心
4.安心做题
在考试之前的模拟题中,60通过,前面一两次做题,都没超过60,想想就慌了,都没过。但没关系,那些错误的知识点才是要重点掌握的,按照100分钟的做题时间,严格控制时间。经历过做5轮左右,准确率都是没问题了,那么多知识点,能得到高分或满分最好,得不到,超过60也一样。最后的证书上,又不会显示分数。只有一张证书。
5.考试
如果是在南京的话,整个南京报名考试CDGA的人,连一个大教室都坐不满,其中还参夹着CDGP的人。整个考试,还是很小众的,不是跟数据行业相关的人都不会听说过有这。这个考试,最后连准考证都给你收走了,就不知道为啥。越小众,还越怕泄露真题,想来。网上流传的真题,都是大佬凭记忆还原的吧。也是厉害,没有那些前辈们的付出,我又怎么能搜到真题呢。必须点赞。
6.总结与展望
通过了考试,拿到了证,看看有没机会用这个证书给自己升级了。至少将1000块钱的考试费给赚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