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创泰山派RK3566学习手记

目录

一、SDK编译

二、wifi设置

三、QT移植

1.到QT官网下载在线安装包

2.QT Creator配置中文输入

3.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4.Buildroot桌面配置

四、lvgl移植

五、固化自定义配置

六、文件互传


 

近期入手泰山派2+16G版,现将一些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如下,供自己备忘和有需要的人参考。

一、SDK编译

立创泰山派官方教程推荐在ubuntu18.04版本下编译SDK。

https://wiki.lckfb.com/zh-hans/tspi-rk3566/project-case/fat-little-cell-phone/sdk-compile.html

但因为18版实在是太老了,发现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因为 自带的glibc和libstdc++版本过低问题,vscode无法通过ssh连接到虚拟机。尽管网上提供了降级vscode的方法,但这样做会影响其他插件,不太好用。

2.因为自带的cmake版本过低,导致编译lvgl时也会出现问题。

于是尝试用20.04版Ubuntu重新编译SDK。发现编译起来还是比较顺利的,进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 无法按照官方教程安装repo(sudo apt install repo -y),因为提示找不到这个包。但最后发现跳过这一步也完全没有问题。

2.仅按照官方教程安装python2.7还不够(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2.7),后续编译时会提示找不到python2,所以还需要安装python2(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2)。

除了以上两点,没有再遇到其他问题。

因此,建议后续编译泰山派SDK还是用20.04比较好。(22.04我没用过,但是一开始试过24.04,因为这个版本下python2已经不提供在线安装,而编译泰山派SDK又必须用python2,所以还是比较麻烦的,不太推荐新手折腾)

二、wifi设置

如官方手册所说,使用wifi之前必须把天线装上,否则真的是搜索不到任何wifi。然后按照如下步骤设置,往后便可开机自动连接wifi:

1.编写配置文件
root@RK356X:/#  vi /data/cfg/wpa_supplicant.conf

2.启动wifi
root@RK356X:/# wpa_supplicant -B -i wlan0 -c /data/cfg/wpa_supplicant.conf

3.将上述命令加入到/etc/init.d/rcS 文件中以便后续开机自动连接wifi

接着是设置静态IP,编辑/etc/network/interfaces,加入以下代码:

auto wlan0
iface wlan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XX.XX
 netmask 255.255.255.0
 network 192.168.XX.0
 gateway 192.168.XX.1

三、QT移植

参考立创官方教程可以将QT环境编译到buildroot之中,但是有关于在Ubuntu上如何安装QT开发环境,其实正点原子的RK3568教程写的蛮详细的,完全可以借鉴参考。主要步骤包括:

1.到QT官网下载在线安装包

https://download.qt.io/archive/online_installers/4.9/qt-online-installer-linux-x64-4.9.0.run

在自定义安装界面选择安装QT 5.15.2版本以及QT Creator 16.0.2版。理解QT必须要安装5.15.2,因为瑞芯微官方就是用这个版本编译SDK的,但是QT Creator版本影响不大,安装较新的版本也没问题。

2.QT Creator配置中文输入

QT Creator默认支持ibus框架,而不支持Fcitx。所以在ibus下添加中文输入法就好。正点原子的教程里讲解了如何通过他们开发的插件让Fcitx的中文输入法能够运行。但实际试下来,他们的插件只能支持老版本的QT Creator,我装的版本已经不适用了。

此外,初次使用Buildroot+Qt不能显示字体,只需要在/usr/share目录下新建fonts目录,并将windows font目中的字体拷贝进去,然后在/etc/profile中添加如下设置即可。

export  QT_QPA_FONTDIR=/usr/share/fonts

3.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为了能够将Ubuntu 下 QT Creator IDE编写好的代码放在泰山派上运行,需要对搭建交叉编译环境。虽然立创官方教程也有写到如何下载交叉编译工具链,但是里面似乎并不包含qmake,也许是我没找对地方。比较省心的方式是直接下载正点原子提供的交叉编译工具,并且参考其《QT开发环境搭建》手册一步步做下来就好。
 
因为前面设置了泰山派开机自动连接wifi,所以就能够通过QT Creator一键远程将程序部署到开发板上了,非常方便。
 

4.Buildroot桌面配置

在Buildroot上运行QT程序时,程序会受到buildroot 桌面程序的干扰,导致显示容易出问题。比较好的办法是去掉桌面状态栏。做法是:
1.进入weston.ini文件
vi /etc/xdg/weston/weston.ini

2.将panel-position=none这行前面的注释去掉即可

3. 如果希望设置自启动程序可添加如下:
[autolaunch]
path=/**/**.**

此外,在此基础上可将屏幕设为横屏显示,即在/etc/profile.d/weston.sh中添加如下语句

echo "output:all:rotate270" >> /tmp/.weston_drm.conf

 

四、lvgl移植

可参考我这篇文章

泰山派移植lvgl记录-优快云博客

 

五、固化自定义配置

为了将之前所有的自定义配置固化在固件之中,可以将上述所有配置文件存放进以下目录:

<SDK>/buildroot/board/rockchip/rk356x/fs-overlay

即以fs-overlay为根目录,将配置文件的完整路径存放其中。例如weston.ini存放路径为

 <SDK>/buildroot/board/rockchip/rk356x/fs-overlay/etc/xdg/weston/weston.ini

切记该类配置文件如果在windows下编辑过,一定要通过notepad++等方式将其转化为Unix格式,否则linux是无法读取的。我之前就没有注意到这点,导致开发板直接在启动过程中卡死。

六、文件互传

在vmware虚拟机中编译好代码后,需要将文件传输到开发板上。比较方便的一个办法是通过SSH命令。即:

sshpass -p "my_password" scp local_filename username@ip_address:/home/remote_direcotry/

因为每次都需要输入密码才能开始传输,所以可以apt安装一个sshpass,这样之后就可以直接把密码写在命令行里。

每次传文件都要写这么长一段指令很麻烦,所以可以在要传输的文件目录里写一个shell脚本,把命令写在里面就方便多了。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泰山RK3566开发板的硬件规格、开发文档、驱动资源等。首先,我需要整理已有的信息。根据提供的引用,用户提到了交叉编译器的安装、设备树修改和内核编译,这些都属于开发环境搭建和驱动开发的内容。 接下来,我应该先列出硬件规格,包括主控芯片、处理器核心、内存、存储、接口等。引用中提到的RK3566芯片是Rockchip的,四核A55,主频1.8GHz,这些信息需要确认是否有官方资料支持。另外,GPU和NPU的信息也很重要,特别是NPU的算力对AI应用有帮助。 然后是开发文档,用户提到的飞书云文档和社区的教程是重要的资源,需要正确引用。同时,可能需要补充官方SDK和Linux内核源码的获取方式,比如Git仓库地址。 驱动部分,用户提到了MISC驱动测试和修改设备树,这说明开发板可能需要自定义设备树配置。应该指导用户如何下载和编译内核,以及使用交叉编译器。引用中的Docker编译环境也是一个关键点,特别是针对Windows用户使用WSL的情况。 资源下载方面,需要提供官方资料链接、社区资源以及工具链的获取方式。例如,交叉编译器的安装步骤和SDK的获取方法,这些在用户的引用中已经提到,需要整合到回答中。 还需要考虑用户可能的后续问题,比如如何烧写固件、调试硬件接口或者处理驱动开发中的常见问题。因此,在相关问题部分,可以预见到用户可能会问如何配置设备树或搭建开发环境,提前准备这些问题的答案。 最后,确保所有引用正确标注,并且信息准确无误。如果有不确定的部分,比如硬件规格的具体参数,可能需要建议用户查阅官方文档或联系技术支持确认。</think>### 泰山RK3566开发板信息整理 #### 一、硬件规格 1. **主控芯片**: Rockchip RK3566 - 四核ARM Cortex-A55处理器,主频最高1.8GHz - 集成Mali-G52 GPU,支持OpenGL ES 3.2/2.0/1.1 - 内置0.8 TOPS算力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器) 2. **内存与存储** - 支持LPDDR4/LPDDR4X,最高4GB - 默认配置eMMC 5.1(可选32GB/64GB) - 支持TF卡扩展 3. **接口与扩展** - 双千兆以太网接口 - HDMI 2.0输出 - USB 3.0/2.0接口 - 40Pin GPIO扩展接口(兼容树莓) - MIPI CSI/DSI接口(支持摄像头和显示屏) #### 二、开发文档与资源 1. **官方开发资料** - SDK下载:包含Linux内核源码、设备树文件、编译工具链[^2] - 设备树文件路径:`arch/arm64/boot/dts/rockchip/tspi-rk3566.dts` - 开发指南:涵盖Uboot、Linux内核配置及外设驱动开发 2. **社区资源** - 交叉编译器安装教程:[共建文档](https://feishu.cn)(含GCC工具链配置)[^1] - 设备树修改与内核编译指南:[社区教程](https://example.com)(WSL+Docker环境) #### 三、驱动开发与编译 1. **驱动开发环境** - 推荐使用Ubuntu 20.04或WSL2+Docker环境 - 工具链安装示例: ```bash # 下载交叉编译器 wget https://releases.linaro.org/.../gcc-linaro-11.3.1-2022.05-x86_64_aarch64-linux-gnu.tar.xz # 解压并配置环境变量 export PATH=$PATH:/opt/gcc-linaro-11.3.1/bin ``` 2. **内核编译步骤** ```bash # 克隆SDK仓库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tspi-sdk/linux-5.10 # 修改设备树后编译 make ARCH=arm64 CROSS_COMPILE=aarch64-linux-gnu- tspi-rk3566_defconfig make ARCH=arm64 CROSS_COMPILE=aarch64-linux-gnu- -j8 ``` #### 四、资源下载渠道 | 类型 | 链接 | |--------------|--------------------------------------------------------------------| | 官方SDK | [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tspi-sdk) | | 工具链 | [Linaro官网](https://www.linaro.org/downloads/) | | 社区问答 | [EDA论坛](https://oshwhub.com/tspi)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