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产生core dump文件

本文介绍如何在Linux环境下配置系统以生成core dump文件,并利用GDB工具进行调试的过程。包括设置core dump文件的大小、路径及名称格式,以及如何通过GDB读取core dump文件来定位程序崩溃的原因。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如何产生core dump文件

  在一般Linux系统中,默认是不会产生core dump文件的,通过ulimit -c来查看core dump文件的大小,一般开始是0,可以设置core文件大小,ulimit -c 1024(kbytes单位)或者ulimit -c unlimited。

core dump文件输出设置

  一般默认是当前目录,可以在/proc/sys/kernel中找到core-user-pid,通过

1.使core文件名加上pid号

echo "1" > /proc/sys/kernel/core-user-pid

2.控制core文件保存位置和文件名格式

mkdir -p /root/corefile
echo "/root/corefile/core-%e-%p-%t" > /proc/sys/kernel/core-pattern

 

  以下是参数列表:
    %p - insert pid into filename 添加pid
    %u - insert current uid into filename 添加当前uid
    %g - insert current gid into filename 添加当前gid
    %s - insert signal that caused the coredump into the filename 添加导致产生core的信号
    %t - insert UNIX time that the coredump occurred into filename 添加core文件生成时的unix时间
    %h - insert hostname where the coredump happened into filename 添加主机名
    %e - insert coredumping executable name into filename 添加命令名

用gdb查看core文件


下面我们可以在发生运行时信号引起的错误时发生core dump了.编译时加上-g
发生core dump之后, 用gdb进行查看core文件的内容, 以定位文件中引发core dump的行.

gdb [exec file] [core file]

如:

gdb ./test test.core

在进入gdb后, 用bt命令查看backtrace以检查发生程序运行到哪里, 来定位core dump的文件行.

实例讲解

复制代码
//test.c

void a()
{
   char *p = NULL;
   printf("%d/n", *p);
}

 
int main()
{
    a();
    return 0;
}
复制代码

编译 

gcc -g -o test test.c

运行 ./test

报segmentation fault(core dump)

如果生成的是test.core.

gdb ./test test.cor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