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式改对象通信方式为纯文本通信方式(即修改了通信的数据格式):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SYS_SYMBOL_REQUEST="R:";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SYS_SYMBOL_TEST="T:";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SYS_SYMBOL_SYNC_ALL="S:";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SYS_SYMBOL_SYNC_SINGLE="SS";
协议为两字节命令:
R:普通客户端操作session(ticket)请求,该指令后跟一请求数据的内容,操作成功后返回结果内容;
T:测试服务器是否正常的请求,用于LVS的定时测试,若服务器正常则返回字符串“ok”;
(单字符T也可进行测试服务器是否正常的操作)
S:同步所有session(ticket)数据的请求,逐个返回本服务器中的session(ticket)的数据内容;
SS同步单条session(ticket)数据的请求,该指令后跟一请求数据的内容,接收该指令后服务器将请求中的数据保存入本服务器,并返回结果内容
请求数据内容格式:[请求类型的数字](空格)[请求的登陆名长度的数字](空格)[登陆名字符串](空格)[请求的密码的长度](空格)[密码](空格)[ticket长度的数字](空格)[ticket](空格)[新密码的长度](空格)[新密码]
返回数据格式:[是否成功的数字0或1](空格)[是否登陆的数字0或1](空格)[登陆名字长度的数字](空格)[登陆名字符串](空格)[ticket长度的数字](空格)[ticket]
请求和返回内容的总长度不超过2048字符(缓冲区char[2048])
服务器间同步数据格式:
[ticket长度的数字](空格)[ticket](空格)[登陆名长度的数字](空格)[登陆名字符串](空格)[最后touch时间字符串的长度](空格)[最后touch时间的字符串]
改进后,可用telnet连接中心服务器,并通过输入字符"T"测试服务器是否正常,如果服务器正常,则返回字符串"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