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人机交互----抽象语言----编码
表示层:编码----二进制
网络层:互联网协议
介质访问控制层:
物理层:
无类域间路由-------CIDR------子网汇总
取相同位,去不同位。
192.168.0.0/24 192.168.00000000.00000000
192.168.1.0/24 192.168.00000001.00000000
192.168.2.0/24 192.168.00000010.00000000
192.168.3.0/24 192.168.00000011.00000000
192.168.000000 取相同位当做网络位处理
00/00000000 从不相同位开始全部去掉后取位0,当做主机位使用。
192.168.00000000.00000000 192.168.0.0/22
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人机交互----抽象语言----编码
表示层:编码----二进制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互联网协议
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层MAC+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物理层:
会话层:提供会话号 同软件不同进程加以区分
传输层:TCP协议 UDP协议 ;
①分段:受到二层MTU值的限制(MTU:最大传输单元,默认1500字节),当数据包过大时,在传输中可能会造成数据包的损坏,故,分段为多个小数据包随后进行传输。
②提供端口号:0-65535 1-1023注明端口 1024-65535高端口/动态端口
TCP/IP协议簇 模型
PDU:协议数据单元:对不同层接封装的数据的单位标识
应用层:数据报文
传输层:数据段
网络层: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物理层:比特流
TTL:生存周期:当TTL值为0时,将不在转发该数据包
数据包每经过一台路由器,TTL值就会减1,
最大255 常见128 最常见64
以太网Ⅱ型帧
前导符 目标地址 源地址 类型字段 荷载数据
校验核
封装和解封装
http tcp 80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s tcp 443 安全传输协议
ftp tcp 20/21 文件传输协议
tftp udp 69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Telnet tcp 23 远程登录协议
Ssh tcp 22
TCP/UDP
TCP-------传输控制协议----面相连接的可靠协议
在完成传输层基本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面相连接------三次握手 建立端到端的虚链路
SYN=告知自身状态,并发起一次链接
ACK=代表确认
RST=重连
TCP=严重错误且重连
FIN=断开一次链接
PSH=紧急接受
URG=禁止指针
一问一答形式,每一个数据包,都有对应的ack包加以确认。
四次挥手
可靠性:4种可靠性机制 确认 排序 重传 流控(窗口滑动机制)
三次握手抓包图:
UDP-----用户数据报文协议----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协议
仅完成传输的基本工作-----分段 端口号
IP的包头
TCP的分段和IP的分片
IP分片的原因:收到二层MTU值的限制,默认最大字节为1500,超过则会进行分片处理。
如果TCP的分段不会触发IP的分片无疑就是一种最佳的方式。
MSS值:TCP数据报最大数据分段长度 基于双方的MTU值进行协商,最终得出一个双方均能是有的值作为荷载数据的最大值。
<Huawei> 用户视图 在该视图下 仅具有查询权限
<Huawei>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 查询IP接口表
<Huawei>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
[Huawei] 系统视图 在该视图下 可以进行部分配置
[Huawei]sysname R1 更改系统名称为R1
[R1]quit 返回上一层 q
Ctrl+Z 为跳转到用户试图
Tab 自动补全
? 查询当前状态下可执行的所有命令
[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进入G0/0/0接口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254 24 在该接口处配置IP地址为 192.168.1.254/24
display this 在什么视图下使用,则代表查询该试图下的所有操作配置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当PC4试图ping通PC6时,会首先根据目标IP地址进行子网掩码的判定,若在同一广播域,则转发至交换机即可,若不在同一广播域,则将目标MAC地址封装至自己的网关处,由路由器代为转发。
当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根据目标IP地址查询本地的路由表,若存在记录则无条件转发,若不存在记录,则无条件丢弃。
总结!!!!!!!
TCP:传输控制协议 -- 面向连接的协议
- 全双工协议 -同一时刻,既可以接收数据,也可以发送数据
- 只能适用于单播通信
- 可以基于已经建立好的连接,灵活的对接下来的数据进行控制
- 无法很好地满足即时性的需求 传递一些大文件/稳定性要求较高
UDP:用户数据包协议 -- 面向无连接的协议
- 可以很好地满足即时性流量 对时间要求较高的流量
连接:正式发送数据之前,提前建立好一种虚拟“点到点”式的连接 = 单播通信
ack:对已经收到的数据进行确认
ACK:只有当ACK置为1,ack才有意义
重传机制:对于TCP而言,如果收到的数据并没有按照顺序排列,无序报文会缓存,对有序报文确认。
- 如果发送了数据,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确认,会在一个时间周期后,重新发送数据。
- 超时重传 - RTTS :加权的平均往返时间
MSS - 最大报文段长度 [每一段数据的长度] - 1460字节
分区 系统班 的第 11 页
MSS - 最大报文段长度 [每一段数据的长度] - 1460字节
缓存区长度=window=窗口
接收方调整window窗口,以此去影响发送端的发送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