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了B站的一个视频,顺便把我的EDA的快捷键做了一些修改,发帖记录一下
【教程】零基础入门PCB设计-国一学长带你学立创EDA专业版 全程保姆级教学 中文字幕(大师篇已更新)_哔哩哔哩_bilibili
PCB布线要求:
1.顶层优先原则:尽量在顶层布线
2.电源线原则上要加粗:因为电源线是要给电路板各个模块供电的,电源线加粗有利于电流在主干道上流通;在日常PCB设计中,在25℃时,对于铜厚为10z(盎司)的导线,10mil线宽能够承载0.65A电流,40mil线宽能够承载2.3A电流。
3.同一层内走线大于90°:同一层走线禁止90°或者走锐角,从原理上讲,锐角直角走线会造成走线阻抗不连续,对于信号的传输有影响,推荐走线135°
4.注意电流路径和电容的摆放位置:电源要先经过电容滤波再给后级,去耦电容要贴近芯片引脚放置,并就近接地。
4.高频信号线尽可能短,并做好与其他信号的屏蔽隔离。为了降低相邻走线之间的串扰,尽量避免相邻层平行走线,走线应遵循3W原则:相邻层信号线应采用正交方向。差分线布线尽量等距等长。
5.PCB布线要尽量远离安装孔与电路板边缘:在PCB钻孔加工中,很容易会切掉一部分导线,为了电路板功能,应尽量远离这些位置。
6.需要添加泪滴。
7.晶振加隔离通孔GND,连接通孔,加上禁止区域
8.电源线粗尽量和焊盘差不多大
9.设置-通用-pcb-布线-自动增加泪滴
10.可以十字布线,不可以出现锐角布线
11.电源附近放滤波电容,而且要从最后的模块输出脚引出电源
12.最后可以在空的地方加上通孔阵列,便于铺地;或者在GND的地方旁边都加一个通孔,这样铺铜就能覆盖到所有GND跳线
PCB布线顺序:
关键元件优先、关键信号线优先、密度优先
(1)密度优先原则:从单板上连线最密集的区域开始布线。
(2)优先关键元器件:如DDR、射频等核心部分应优先布线,类似信号传输线应提供专层、电源、地回路。其他次要信号要顾全整体,不可以和关键信号相抵触。
(3)关键信号线优先:电源、模拟小信号、高速信号、时钟信号和同步信号等关键信号优先布线。
最后是我自己最近设置的快捷键,感觉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