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们很多人的生活都一直在做“加法运算”,总是被纷繁的信息牵着鼻子走,无形中为自己“加”了形形色色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东西成了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负担,致使我们在冗长琐碎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
通俗的话将它总结为 「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除了物品,还有 处理 一些杂事,一些人际关系,清理电脑 桌面,桌子,手机等等,也是可以达到作者说的某些效果的,看到做了减法后,心情是愉悦的;
断 = 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双11,各种打折活动,新品发布等等,我们能管住自己么?哈哈哈;)
舍 = 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通过整理,我发现家里有很多买了不用的东西,该送人的送人,该卖的就卖掉,丢的就丢掉吧,包括事,人也是)
通过不断重复断和舍,最后会到达下面的这样的状态:
离 = 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是么?我继续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是否能脱离庸俗的物质… …)
山下英子告诉读者,当我们进行「断舍离」的时候,不应该想「这个东西还能用」或者「扔了不会很可惜吗?」而应该以「自己」为主角,思考「这个东西适合我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果断「断舍离」。同样,我们还应当以「当下」为视角:只要是现在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就要放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
生活/工作/感情/学习 里做减法,把复杂的生活简化理顺,洒脱轻快,潇潇洒洒。
由于生活/工作/感情/学习里的东西变少了,生活也就变得更加简单,让生命的主角「我」凸显出来,所以你也能变得轻松快乐。
让我不明白的是,为了阐述几个观点,为何作者的书这么废话这么多?
作者说了断舍离,书是好书,只可惜写书的时候没有做到断舍离哈,不知道作者感受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