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影评,几乎每看一部电影都会到网上搜索影评。原因有2:
1)从大家分享的评论中可以感受更多。
2)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可以预先判断一下是否要花时间去看。
其实对于动机2)的人,那些影评是具有广告效应的。所看到的前数篇影评很可能直接帮助了阅读者的决定是否去电影院。而网络上的草根评论有一个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诚信度(也许现在已经不是)。大家会认为那是没有利益驱动的评论,会比较真实。当互联网被越来越多的人作为信息攫取的平台,另一种广告模式早已诞生:雇佣抢手到网上发表带有倾向性的评论。
这并不让人惊讶,毕竟互联网是草根的世界,抢手的言论很容易被大量的真实反馈所淹没。这次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个大门户的搜索竟然能搜出很多明显是抢手的帖子。我无法得这种新型广告的成本有多高,但效果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不论每次骂声有多震天,但颠簸不破的是票房。
这是国外媒体的打分:
Average rating
<nobr>2.9 / 5</nobr>
Based on 15 reviews
此影片的英文名字是: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