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网络体系结构标准(OSI模型)
1、OSI模型(七层模型)
应用层:提供用户服务,具体内容由特定程序规定,软件用来干什么的,比如微信用来聊天
表示层:提供数据的压缩解压和加密等,比如微信发个数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
会话层:建立程序级的连接,决定传输层使用什么样的传输服务
传输层:根据会话层提供合适的通信服务,流量控制,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服务,一种面向不连接的不可靠服务
网络层:做ip选择,网络互联,分组传输
链路层:提供链路交换,具体消息的发送
物理层:物理硬件,接口
osi模型优点:将功能分开,降低网络传输中的耦合度,每一部分完成自己的功能,开发更加清晰
高内聚:让单个模块的功能尽量单一
低耦合:模块之间尽量减少相互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实际使用四层、五层模型
四层:
应用层:运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传输层:传输层
网络层:网络层
物理链路层:链路层、物理层
五层:(TCP/IP模型)
应用层:运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传输层:传输层
网络层:网络层
链路层:链路层
物理层:物理层
什么是协议
网络协议:网络通信中,各方必须遵守的规定,包括建立什么连接,如何识别,消息结构等
应用层:TFTP HTTP SMTP DNS
传输层:TCP UDP
网络层:IP协议
网络概念
主机:计算机的名称 localhost
获取主机名的三种方法:
# _*_ coding=utf-8 _*_ import socket name=socket.gethostname() print(name) name1=socket.gethostbyname('MacBook-2.local') print(name1) name2=socket.gethostbyname('localhost') print(name2)
输出结果为:
MacBook-2.local
192.168.31.240
127.0.0.1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IP
IPv4:192.168.1.2
点分是十进制:三个点分为四个部分,0-255
公网ip地址为32位,各个ip地址不同
路由器分发到各个设备的ip地址32位,一个路由器分发的ip地址不会相同,但是不同路由器分发的ip地址可能相同,应为有公网进行保障,
127.0.0.1:本地测试ip,本地当做服务器运行时,只有本机能够连接
0.0.0.0:局域网可用ip,代表局域网内任何可用ip
*** . *** . * . 0:表示网段
*** . *** . * .1:网关,路由器的ip地址
*** . *** . * .255: 广播地址
剩下2---254
端口号
端口号是地址的组成部分,在一个系统中区分应用层程序
1-65535
1--255:众所周知的端口
256-1023:系统端口
推荐使用大于10000的端口
子网掩码:和ip配合过滤网段
dns:域名解析
字节序:
大端序:高字节存在低地址
小端序:低字节存在高地址
网络字节序:将字节序发送方式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