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共识机制及相关应用技术解析
1. 不同的权益证明(Proof-of-Stake)机制
在区块链领域,有多种权益证明机制,每种机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 Peercoin :Peercoin 根据币龄(coin age)来选择下一个权益证明区块的铸造者。它通过结合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和权益证明挖矿来解决“无利害关系”(nothing-at-stake)问题。
- Nxt :只有活跃的 Nxt 账户才有资格铸造新块。Nxt 根据账户持有的资金量来选择下一个区块的铸造者。要成为活跃账户,账户必须有至少 1440 个区块确认的输入。
- Cunicula :这是一个理论性的提案,而非实际的实现。其重点在于激励用户参与权益证明铸造过程,通过对不活跃用户每年征收 5%的资金税,并将税收分配给活跃的铸造用户来实现。该提案认为,攻击者私下铸造新链的 51%攻击不会成功,因为其他用户没有动力接受这个分支,否则他们会失去在合法分支的奖励。
- Meni :同样是理论提案,提出了一种混合工作量证明/权益证明系统。定期(例如每 100 个区块)铸造一个权益证明区块,用户使用私钥签署该区块,并根据持有的资金比例获得奖励。在分叉情况下,鼓励用户选择一个分支进行签名,因为在分叉的两个分支都签名会被忽略,从而失去奖励。权益证明层的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抵御 51%攻击及双花的能力。
- Slasher :用户根据许多块之前(例如 2000 个)的哈希结果获得签署区块的特权,并获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