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UML——程序员画架构图都靠它

引言

作图可以说是程序员的必备技能,最近发现身边同学们主要还是在用 OmniGraffle、ProcessOn、draw.io 这类软件作图,用的过程中可以思考一下下面这些问题是否困扰了你:

  • 版本管理困难、团队协作困难、二次编辑困难:假如老文档中的设计图需要修改,是你画的还好就是找源文件得费点功夫,如果不是你画的那就别想找到源文件了,别指望可以二次编辑了,重画吧;
  • 作图效率不够高:如果希望作图质量保持一定的水准,又想画得快,多数人都做不到;
  • 强迫症患者经常把时间浪费在了对齐矩形、对齐间距上。

鉴于上述困扰,忍不住要向大家安利一下 PlantUML,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1 PlantUML 简介

PlantUML 是一款开源的绘图工具,不,是绘图语言!所以它和 OmniGraffle 们并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
PlantUML 优点多多:

  • 上手快:学习成本超低,部分场景(比如语雀中)甚至几乎没有学习成本;
  • 作图心智舒适:绝大多数情形不用关心布局、样式等问题,告别对齐矩形、调间距这种繁琐无意义的事情,我们只用把心里所想表达出来即可,心智自然;
  • 超强的可维护性:永远不用担心图的源文件丢了,它自己本身就是源文件,避免了文档维护的割裂;
  • 容易实现版本管理、团队协同;

具体语法没必要展开讲,和 markdown 一样简单,官网讲得非常清楚:https://plantuml.com

2 语雀 + PlantUML

语雀对 PlantUML 有非常好的支持,两者搭配食用更佳,编辑模式插入“文本绘图”即可开始作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直强调学习成本超低,因为语雀提供了大量现成模板,照葫芦画瓢即可:

至此,你就已经能在语雀上画 UML 图了,上手真的很快,而且再也不用担心下次要修改图片找不到源文件了,换个人一样能修改,而且语雀的加持还有修改记录。

但如果你对脱离语雀如何单独使用 PlantUML 感兴趣,请接着往下看。

3 PlantUML 本地创作 + 远程渲染图片

如果有些站点没有支持 PlantUML 的渲染,那么需要先进行本地创作,再借助服务进行渲染,渲染后的图片链接可以随处使用,而创作的文本用 gitlab 之类的版本控制软件进行管理,便于团队成员共同维护图片的编辑。

3.1 本地编辑、预览

对于java开发者,则更推荐使用IDEA的插件PlantUml integration,这款插件渲染图片的速度比vscode的插件更快,每次渲染时间都有显示(测试结果简单的图只要100ms就能渲染好),以前渲染过的图都有缓存立马能加载出来。功能也会更多。

3.2 渲染图片

  • 源文件管理:假设你团队用 gitlab 管理团队文档,将创作好的 .puml 文件推送到远端,便于大家共同维护源文件
  • 生成图片:
    • 方式一(借助官网服务渲染):点击 gitlab 页面上的RAW按钮以生成 raw 的链接,将 raw 链接借助 PlantUML proxy 渲染服务生成最终的图片地址,这个 url 就可以自由引用了。代理服务地址的填写样式: http://www.plantuml.com/plantuml/proxy?cache=no&src=xxx
 方式一(借助官网服务渲染)示例:
 - 源地址:<https://github.com/viper140/painting/blob/main/plantuml/usecase/bank-domain.puml>
 - RAW地址:<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viper140/painting/main/plantuml/usecase/bank-domain.puml>
 - 代理后的地址:<http://www.plantuml.com/plantuml/proxy?cache=no&src=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viper140/painting/main/plantuml/usecase/bank-domain.puml>
  • 方式二(自搭建服务渲染):下载渲染服务 jar 包 https://plantuml.com/zh/download,本地启动,在 GUI 中选择要渲染的路径,这个设定比较奇怪,它会自动扫描路径下的所有可渲染文件自动生成目标图片,比如会把test.puml自动生成图片test.png

4 注意事项

  • PlantUML 官方不断有新特性迭代更新,比如图的主题样式,但语雀的 PlantUML 渲染能力并没有及时更新,为了兼容性,尽量还是别用些花里胡哨的特性,毕竟内容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好看的皮囊只能算锦上添花。

写在最后

当我跳出 PlantUML 的诸多优点,思考我追求的东西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用文本替代二进制文件,因为文本的可维护性强、易于团队协作、版本管理容易。

这里希望用 PlantUML 来描述设计图;再往早些看,尤其是研发人员喜欢用 markdown 来替代 word 甚至 excel 的最基础功能;再有,我个人会用 vscode 插件Markdown Preview Enhanced来做 ppt https://marketplace.visualstudio.com/items?itemName=shd101wyy.markdown-preview-enhanced。这些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用户解答如何绘制系统架构图,包括工具、方法和最佳实践。首先,我得理清用户的需求。用户可能是一位开发人员或系统设计师,想要创建清晰有效的架构图,但不确定该用什么工具或方法。他们可能还希望了解最佳实践,以确保图表易于理解和沟通。 根据提供的引用内容,系统架构图分为逻辑架构图和物理架构图。引用[1]提到逻辑架构图展示技术组件如何实现功能,而物理架构图则涉及物理部署。引用[2]强调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如层级图、组件图等,并使用标准符号。引用[3]提到生成时序图的能力,这可能与工具功能相关。用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工具、方法和最佳实践上,所以需要覆盖这三个方面。 首先,工具方面,常见的绘图工具有Lucidchart、Draw.io、Visio、PlantUML和C4 Model工具。需要列出这些工具,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比如是否免费、是否支持协作等。例如,Draw.io是免费且在线的,适合个人和小团队;Lucidchart适合团队协作;Visio适合企业级使用;PlantUML适合喜欢代码生成图表的开发者;C4 Model工具如Structurizr则适合分层架构描述。 然后是绘制方法。这里需要分步骤说明,比如确定目标、选择类型、定义组件、分层描述、标注关系、使用标准符号。每个步骤需要结合引用内容。例如,引用[1]提到的两种架构图类型,应在步骤二中提及。引用[2]中关于选择合适类型和使用标准符号,对应步骤二和步骤六。 接下来是最佳实践。需要强调简洁性、一致性、分层原则、动态展示和版本管理。例如,保持简洁避免过多细节,使用统一符号(引用[2]),分层描述(如C4模型),使用颜色区分状态,动态图展示流程(可能引用[3]中的时序图),以及版本管理。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根据用户可能进一步的问题,比如工具比较、逻辑与物理架构图的区别、C4模型的具体使用、如何保持更新等。 现在需要确保回答符合系统级指令: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单独成段(不过这个问题可能不涉及数学公式,所以可能不需要),正确使用LaTeX,中文回答,生成相关问题,引用标识在段落末尾。例如,在提到逻辑架构图时,引用[^1],在选择符号时引用[^2],生成时序图引用[^3]。 检查是否有遗漏点,比如工具是否全面,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最佳实践是否实用。同时确保语言口语化,不过于技术化,让用户容易理解。可能还需要注意结构清晰,分点列出,便于阅读。 总结,回答应包括工具推荐、绘制方法步骤、最佳实践,以及相关问题。每个部分结合引用内容,自然添加引用标识。确保信息准确,特别是引用部分要对应正确。</think>### 如何绘制系统架构图:工具、方法与最佳实践 #### 一、工具推荐 1. **Lucidchart** 支持团队协作的在线工具,提供丰富的架构图模板(如逻辑架构图、部署图)和标准化符号库,适合绘制功能需求技术架构图(逻辑架构图)[^1][^2]。 2. **Draw.io(现为diagrams.net)** 免费在线工具,支持导出多种格式(PNG/SVG/XML),适合快速绘制物理部署图或服务图。 3. **Microsoft Visio** 企业级工具,提供详细的组件库和定制化功能,适合复杂系统的层级图和组件图设计[^2]。 4. **PlantUML** 通过代码生成架构图,适合开发人员用脚本描述架构,支持时序图、组件图等[^3]。 5. **C4 Model工具(如Structurizr)** 基于C4模型分层(系统上下文、容器、组件、代码),适合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描述。 --- #### 二、绘制方法步骤 1. **明确目标与受众** 确定是展示功能实现(逻辑架构图)还是物理部署(物理架构图)。 2. **选择架构图类型** - **逻辑架构图**:描述技术组件如何协作实现功能,例如微服务交互[^1]。 - **物理架构图**:展示服务器、网络、数据库等物理资源的部署。 - **时序图/服务图**:动态展示请求流程(可用PlantUML生成)。 3. **定义核心组件与关系** 列出系统模块(如API网关、数据库),用箭头标注数据流向,例如: $$ \text{客户端} \rightarrow \text{负载均衡器} \rightarrow \text{应用服务器} $$ 4. **分层描述(C4模型)** - **上下文层**:系统与外部服务的关系。 - **容器层**:应用程序、数据库等运行环境。 - **组件层**:模块内部的具体实现。 5. **使用标准符号** 遵循UML或云服务商(如AWS/Azure图标库)的规范,确保一致性。 --- #### 三、最佳实践 1. **保持简洁性** 避免过度细化,例如逻辑架构图中无需标注服务器IP地址。 2. **分层与分组** 用“泳道”区分不同团队负责的模块,或用颜色标记组件状态(如红色表示高风险)。 3. **动态展示** 结合时序图说明关键流程,例如用户登录的验证步骤。 4. **版本管理与迭代** 将架构图纳入代码仓库,随系统更新同步修改。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