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26)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探索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挑战

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开发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其核心目标是让计算机具备感知、理解、学习、推理和决策等能力,从而像人类一样处理复杂的任务和问题。这一概念于 1956 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正式提出,自此开启了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新篇章。诞生初期(20 世纪 50 年代 - 70 年代):这一时期,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推理和符号处理。

2025-01-27 22:32:41 1325

原创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与创新发展研究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 AI)是一门旨在研究、开发和应用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新兴科学。它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使计算机能够执行诸如学习、推理、问题解决、感知和语言理解等智能任务。人工智能的目标是创建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中自主决策并执行任务的智能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和处理信息,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反应。萌芽期(20 世纪 40 年代 - 1956 年):这一时期是人工智能概念的孕育阶段。

2025-01-27 22:26:36 1933

原创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进展与应用前景探究

本研究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进展、应用案例、面临挑战以及未来趋势。在技术层面,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新型类脑计算方法、高效序列建模架构 Mamba 和生成式交互环境 Genie 等最新研究成果,展现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机器学习中的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为机器提供了从数据中学习和决策的能力;自然语言处理在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文本生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动了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发展;

2025-01-26 23:31:14 1318

原创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进展与应用前景探究

本研究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进展、应用案例、面临挑战以及未来趋势。在技术层面,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新型类脑计算方法、高效序列建模架构 Mamba 和生成式交互环境 Genie 等最新研究成果,展现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机器学习中的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为机器提供了从数据中学习和决策的能力;自然语言处理在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文本生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动了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发展;

2025-01-26 23:30:01 2398

原创 人工智能研究报告:技术、应用与未来趋势洞察

本研究全面剖析了人工智能这一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技术领域。从其发展历程来看,人工智能自 20 世纪 50 年代诞生以来,历经波折,从初期形成阶段的理论探索和早期成果积累,到综合发展阶段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兴起,再到当前应用阶段深度学习等技术带来的爆发式发展,人工智能在技术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核心技术方面,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构成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石。机器学习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让计算机自动学习知识和模式,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5-01-26 23:19:37 1474

原创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前景展望

本文围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分析了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的创新变革,如个性化学习支持、智能教学辅助、教育资源优化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同时探讨了其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技术、教育理念、师资等方面的挑战,并对未来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育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推动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025-01-25 23:09:04 1401

原创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本文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医疗影像分析等方面的显著成果,同时也剖析了人工智能在医疗应用中面临的数据隐私、伦理道德、技术可靠性等挑战,并对未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2025-01-25 23:07:07 1630

原创 自动控制原理二阶系统瞬态响应和稳定性实验研究报告

通过本次实验,深入探究了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特性与稳定性,取得了丰富且具有重要价值的成果。在瞬态响应特性方面,全面分析了阻尼比和自然频率对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显著影响。实验结果清晰地表明,阻尼比主要决定系统响应的振荡特性与平稳性。当阻尼比增大时,系统的超调量显著减小,振荡明显减弱,响应更加平稳。例如,在阻尼比从 0.2 增加到 0.8 的过程中,超调量从 52% 大幅降低至 1.5% ,这充分体现了阻尼比在抑制系统振荡方面的关键作用。

2025-01-24 21:54:24 1122

原创 关于自动控制原理中三阶系统瞬态响应与稳定性实验的研究报告

三阶系统是指其动态特性可以用三阶微分方程来描述的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相较于一阶和二阶系统,三阶系统能更复杂地描述实际工程中的动态过程,因为它引入了更多的动态因素,使得系统的行为更加多样化和难以分析。三阶系统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三个独立的时间常数,这些时间常数决定了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和方式。不同的时间常数组合会导致系统呈现出不同的动态特性,如响应速度、超调量、振荡次数等。三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也更为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系统的极点分布、增益大小等。

2025-01-24 21:50:25 771

原创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解锁典型环节时域响应的奥秘

在自动控制领域,典型环节是构建复杂控制系统的基石,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传递函数和特性,如同建筑中的不同构件,共同支撑起控制系统的大厦。比例环节:比例环节是最为基础的环节之一,其传递函数简洁明了,为 ,其中 为比例系数,也称作放大倍数。这一环节的特性十分直观,输出信号 与输入信号 之间存在简单的比例关系,即。它就像一个信号放大器,能按照固定比例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或缩小,在系统中主要起到调节信号幅值的作用,使系统输出能够在合适的量级上运行。

2025-01-23 23:41:54 1005

原创 自动控制原理:开启智能控制的密钥

自动控制原理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支撑,以其精妙的理论和广泛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从基础概念中的被控对象、控制器,到控制系统的多样分类,再到系统性能对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的严苛要求,每一个知识点都构成了这门学科坚实的基石,为我们理解和构建自动控制系统提供了清晰的框架。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是自动控制原理的强大工具。时域数学模型用微分方程精确描绘系统动态,复数域数学模型中的传递函数则巧妙地将时域问题转换到复频域,为系统分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025-01-23 23:37:32 802

原创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报告 实验三定时器、计数器功能实验

如果实验需要精确的定时控制,可以选择定时器的不同模式,例如模式0、1、2等,并向控制寄存器写入适当的控制字,以确保定时器能够精确地工作在所选模式。此外,如果实验涉及到计数器模式的启用,那么需要将外部脉冲接入定时器的相应引脚,并调整计数控制参数,明确计数是上升沿触发还是下降沿触发,以及计数溢出条件。例如,开发一个精确的秒表程序,利用定时器的定时中断功能,实现每秒更新显示时间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计数器达到第十次计数之后,计数输入X1再次被激活,计数器的数值也不会再增加,它将保持在当前的数值状态。

2025-01-22 23:39:29 999

原创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报告 实验四 用 PLC 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和 Y-△降压起动控制

线圈上互相串接对方常闭触点也起互锁作用,这样可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如某一接触器主触点熔焊),3. 启动程序,实时监控并检验运行结果,若发现偏差则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试。技术并借助模拟实验装置来实现电机正反转的控制。,观察并记录电动机的转向和接触器的运行情况。,观察并记录电动机的转向和接触器的运行情况。,观察并记录电动机的转向和接触器的运行情况。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造成电机电源的短路。的线圈上串接对方的常闭触点,进行互锁。,观察并记录电动机和接触器的运行情况。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报告。

2025-01-22 23:33:16 1455

原创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 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

ACS 的接线:将信号源单元的“ST”插针分别与“S”插针和“+5V”插针断开,运放的锁零控制端“ST”此时接至控制计算机单元的“DOUT0”插针处,锁零端受“DOUT0”来控制。将数模转换单元的“/CS”接至控制计算机的“/IOY1”,数模转换单元的“OUT1”,接至图 3.1-5 中的信号输入端。-ACC+的接线:将信号源单元的“ST”插针分别与“S”插针和“+5V”插针断开,运放的锁零控制端“ST”此时接至示波器单元的“SL”插针处,锁零端受“SL”来控制。掌握实验方法测量系统的波特图。

2025-01-21 21:48:03 927

原创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报告: 机械手的模拟控制

到达指定高度后,机械手会执行左转动作,转向完成后,它会再次下降到指定位置。至此,机械手和传送带的整个工作流程完成,传送带A再次开始运行,直到下一个光电开关被触发,传送带A才会再次停止。当机械手下降到另一个指定位置时,会再次触发SQ2下降限位开关,此时机械手会松开夹紧的物体,并且开始上升。当机械手下降到指定位置时,会触发SQ2下降限位开关,此时机械手会执行夹紧物体的动作,并且随后开始上升。机械手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会触发SQ1上升限位开关,此时传送带B会开始运行,并且机械手会执行右转的动作。

2025-01-21 21:21:53 536

原创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通过参与本实验,学生将能够根据指定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绘制出相应的根轨迹图,并利用该图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的具体步骤包括:识别零极点的位置、标注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所有极点和零点的具体位置、在实轴上绘制根轨迹、确定根轨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分析根轨迹的对称性、确定渐近线的位置和数量、绘制根轨迹,并验证绘制的根轨迹是否满足所有条件。改变对象的开环增益,即改变电阻 R 的值,用示波器的“CH1”和“CH2”表笔分别测量输入端和输出端,观察对象的时域响应曲线,应该和理论分析吻合。根据对象的开环传函,做出根轨迹图。

2025-01-20 19:44:48 1010

原创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

在此基础上,学生将亲自搭建模拟电路,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电路知识,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搭建完成之后,学生将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包括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以观察电路的响应和性能。首先,根据1.1.3节中所描述的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仔细地将所有的线路连接好。对于每一个环节,观测其对阶跃信号的实际响应曲线,并记录下实验中观察到的波形以及相应的实验结果,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比较。在完成了一组参数的观测后,为了获得更全面的数据,需要改变几组不同的参数,然后重复上述观测过程,以重新观测并记录结果。

2025-01-20 19:43:23 871

原创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典型系统的时域响应和稳定性分析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研究和理解二阶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如何影响系统的过渡过程。通过本实验,我们将能够掌握二阶系统特征参量(阻尼比ξ和自然频率ωn)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具体影响。我们将通过实验来观察和分析这些特征参量如何决定系统的响应速度、超调量以及稳定状态,从而更全面地理解二阶系统的行为。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在不同的阻尼比条件下,二阶对象的响应曲线如何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025-01-19 19:50:02 749

原创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报告:实验五 机械手的模拟控制

到达指定高度后,机械手会执行左转动作,转向完成后,它会再次下降到指定位置。至此,机械手和传送带的整个工作流程完成,传送带A再次开始运行,直到下一个光电开关被触发,传送带A才会再次停止。当机械手下降到另一个指定位置时,会再次触发SQ2下降限位开关,此时机械手会松开夹紧的物体,并且开始上升。当机械手下降到指定位置时,会触发SQ2下降限位开关,此时机械手会执行夹紧物体的动作,并且随后开始上升。机械手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会触发SQ1上升限位开关,此时传送带B会开始运行,并且机械手会执行右转的动作。

2025-01-19 19:48:01 419

原创 数电课设:数字时钟(扬州大学)

它由主控电路、计数器模块和扫描显示模块三部分组成,主控电路完成基本的控制功能,即开始计时后,通过加入的时钟脉冲对计数模块产生输入,也可以进行复位和模式选择。1.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的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设计任务、编写设计说明书、正确地反映设计与实验的成果、正确地绘制电路图等;在六十进制中,数字达到59时产生进位,使得二十四进制中生成1,当二十四进制中达到23时再产生进位,计数器产生复位,变为00:00.(2)“秒”不作数字显示,只使“时”和“分”之间“:”间隔闪亮;

2025-01-18 22:18:30 495

原创 模电课设:函数发生器设计(扬州大学)

但在设计过程中也发现了自身在模拟电路设计方面的不足之处,如对元件参数的选择不够精准,对电路的稳定性考虑不够周全。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提高电路设计的能力与水平,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本课题要求设计多个方案并进行软件仿真验证,硬件采用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的电路设计方法,先软件仿真验证。2.掌握模拟IC器件的应用。

2025-01-18 22:14:25 468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恒压输入、输出 Buck-Boost 变换器设计

变换器的滤波电感、输出滤波电容,给。变换器的闭环控制,并通过仿真结果。通过仿真结果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出开关管和二极管的选择依据。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实现。

2025-01-17 16:40:33 380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恒压输入可调输出 Buck-Boost 变换器的 设计与仿真验证

闭环控制加入后,即使输入或负载发生变化,输出电压也能稳定在设定值,这证明了反馈控制的有效性和必要性。通过 Simulink 进行 Buck-Boost 变换器的设计和仿真实验,不仅加深了对电力电子理论的理解,也锻炼了工程实践能力。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调整参数的过程,以及最终获得稳定输出的成果,都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同时也体会到了电力电子设计的精细与挑战。在观察和测量占空比为 0.667 和 0.714 的开环输出结果及仿真波形后,发现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在误差范围内与理论值相符,表明开环测试满足了题目的要求。

2025-01-17 16:33:17 867

原创 数电课设数字时钟改进意见及收获体会

首先在搭完抢答器部分电路后,我们便先开始对抢答器电路进行测试,当我们信心满满加上电时,发现数码管并不能够发光,在经过换试验箱,检查电路等一系列措施之后数码管依旧不会发光,于是我们认为是数码管的问题,我们单独对数码管进行测试,发现确实数码管烧坏了,于是我们通过测试更换了好的数码管,但接入电路之后依然不会发光,在对电路线路仔细排查过后,我们决定先完成所有电路的搭建再进行测试。

2025-01-16 20:43:55 406

原创 模电课程设计总结

课程设计总结

2025-01-16 20:40:46 454

原创 数电课程改进意见及收获体会

在刚开始的仿真电路图设计时,因为所用器件较多,连线比较混乱,所以很容易出错,第一次运行时左边数码管始终不能正常显示数字,后来仔细检查之后就发现是有管脚线路接错了,在与同组同学讨论检查下,成功运行出了结果,同时进一步了解了有关集成电路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熟悉了数字电路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方法及调试技术。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让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电路设计中去,也许最终的结果没有达到预期,但是其过程通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让我对数电这门课程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25-01-15 23:55:16 281

模电:模电实验程序及报告数据(扬州大学)

模电实验程序及报告数据(扬州大学) 实验一、常用仪器的使用 3 实验二 晶体管放大电路 9 实验三、射极跟随器实验 13 实验五、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21 实验六、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 24 实验七、比例运算电路实验 27 实验八 积分运算电路 30 实验九、电压比较器实验 33 实验十、RC 正弦波振荡实验 36 实验十一 直流稳压电源 37 实验十二 精密整流电路 41 实验十三 红外报警电路设计 43

2025-01-16

诺兰德(Norland Story Generating Strategy)

诺兰德游戏安装包

2025-01-15

王国保卫战:传奇(Legends.of.Kingdom.Rush-GoldBerg)

安装包

2025-01-15

模电:函数发生器设计(扬大)

1.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2.掌握模拟IC器件的应用 3.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 设计题目:函数发生器设计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等等。本课题要求设计多个方案并进行软件仿真验证,硬件采用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的电路设计方法,先软件仿真验证,再进行具体器件的实验。 器件清单 1.运放741           2.电位器:50K、100K、100Ω        3.电容:470μF、1μF、0.1μF、0.01μF 4.三极管9013        5.万能板(16cm×12cm)       6.741底座 7.焊锡丝、导线(两种颜色,各2卷) 8.电阻:10K、20K、5.1K、8K、15K、6.8K、2K、100K欧

2025-01-15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扬州大学)

实验一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研究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在纯电阻负载下的工作特性。 3.熟悉触发电路(锯齿波触发电路)。 实验二 单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单相桥式有源逆变的工作原理,掌握有源逆变的条件。 实验三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加深理解交流调压电路在纯电阻负载时的特性。 实验四 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直流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2.熟悉各种直流斩波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特点。 3.了解 PWM 控制与驱动电路的原理。

2025-01-14

数电课设:数字时钟(扬州大学)

它由主控电路、计数器模块和扫描显示模块三部分组成,主控电路完成基本的控制功能,即开始计时后,通过加入的时钟脉冲对计数模块产生输入,也可以进行复位和模式选择。计数模块通过六十进制和二十四进制来实现时间的迭代。最后通过显示电路来实现时间的可视化。该方案的具体功能如下: (1)具有“时”“分”的数字显示时钟; (2)“秒”不作数字显示,只使“时”和“分”之间“:”间隔闪亮; (3)具有校分和校时功能; (4)具有整点报时功能(59分50秒开始间歇报时)。

2025-01-14

数电课设:智力竞赛抢答器逻辑电路设计(扬州大学)

四组参赛者在进行抢答时(用4组彩灯代 表),当抢先者按下面前的按钮时,抢答器能 准确地判断出抢先者,并以声、光为标志。要求声响、光亮时间为9秒后自动熄灭。 (2)抢答器应具有互锁功能,某组抢答后能自动封锁其他各组进行抢答。 (3)抢答器应具有限时(抢答时、回答问题时) 功能。限时档次分别为30秒、60秒、90秒;时间到时应发出声响。同时,时间数据要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4)抢答者犯规或违章时,应自动发出警告信号,以提示灯光闪为标志。 (5)系统应具有一个总复位开关。

2025-01-14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