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CSS的起源
CSS(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
1.1 起源
俗话说,有问题才有答案
在早期Web页面的设计和布局主要依赖于HTML标签
例如使用font
标签来改变字体样式,使用表格table
来布局页面。
这种方法导致代码冗余,维护困难,且网页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较差。
于是乎,为了解决这种问题
W3C在1996年12月发布了CSS的首次正式推荐标准 CSS Level 1
1.2 发展
CSS Level 1:
-
第一个版本主要提供了基本的样式元素,如字体、颜色、边距等。
这里用来举例
属性名称 描述 示例代码 font-family 定义字体系列 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font-style 定义字体风格 font-style: italic font-variant 定义字体变体 font-variant: small-caps; font-weight 定义字体粗细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定义字体大小 font-size: 16px;
以及其他
CSS Level 2:
- 1998年,W3C发布了CSS Level 2(也称为CSS 2),增加了更多特性,如浮动(float)、定位(positioning)和媒体查询(media queries)等。
CSS Level 2 Revision 1 (CSS 2.1):
- CSS Level 3包括多个模块,如选择器、背景和边框、颜色、字体等,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开发和完善。
CSS的持续发展:
- CSS仍在不断发展中,新的特性和模块不断被提出和标准化,如Flexbox、Grid布局、自定义属性(变量)、动画和过渡效果等。
- 这些新特性极大地丰富了Web页面的设计和布局能力。
02 CSS的作用
如今css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更衍生出其他功能。
以下是一个表格,展示了CSS的作用:
功能类别 | 描述 |
---|---|
美化网页 | 提供样式属性,如字体样式、颜色、背景图像等,改善网页外观。 |
布局控制 | 设置元素宽度、高度、边距、填充、位置等,实现复杂页面布局。 |
响应式设计 | 使用媒体查询,使网页在不同设备和屏幕尺寸上保持良好可读性和可用性。 |
减少工作量 | 集中管理样式规则,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开发效率。 |
维护和更新 | 独立的样式规则,便于网站维护和更新,无需修改HTML结构。 |
跨浏览器兼容性 | 保证在不同浏览器上样式的一致性。 |
提高页面加载速度 | 通过外部引用CSS文件,减少HTML文档大小,加快加载速度。 |
增强用户体验 | 添加动画和过渡效果,提升用户互动体验。 |
03 使用css的基本步骤
-
CSS样式:
-
可以在HTML文件内的
<style>
标签中定义CSS样式。 -
也可以在外部CSS文件中定义样式,然后通过
<link>
标签将其链接到HTML文件。选择器 { 属性: 值; 属性: 值; }
-
-
使用选择器:
- 使用选择器来指定要应用样式的HTML元素。选择器可以是元素名称、类名(
.class
)、ID(#id
)等。
- 使用选择器来指定要应用样式的HTML元素。选择器可以是元素名称、类名(
-
声明样式规则:
- 在选择器后面的大括号
{}
内,定义一系列的样式规则,例如color: blue;
或font-size: 16px;
。
- 在选择器后面的大括号
-
应用样式:
- 将定义好的样式应用到HTML元素上,可以是直接在元素上使用
style
属性,也可以通过选择器匹配。
- 将定义好的样式应用到HTML元素上,可以是直接在元素上使用
04 CSS选择器
1. 内联样式
直接在HTML元素中使用style
属性来应用CSS样式:
<p style="color: red; font-size: 16px;">这是一个红色的段落。</p>
2. 内部样式表
在HTML文档的<head>
部分使用<style>
标签定义样式:
<head>
<style>
p {
color: blue;
font-size: 14px;
}
</style>
</head>
3. 外部样式表
创建一个单独的CSS文件(例如style.css
),然后在HTML文档的<head>
部分引用它:
/* style.css 必须以css为后缀名*/
p {
color: green;
font-size: 12px;
}
<head>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style.css">
</head>
4. 使用CSS选择器
-
标签选择器:选择HTML标签,例如
p
、h1
等。对网页中的特定标签起作用
-
类选择器:使用
.
来选择具有特定类的元素,例如.class
。对网页中引用了.class的标签起作用 可以对多个标签同时使用
-
ID选择器:使用
#
来选择具有特定ID的元素,例如#id
。对网页中引用了#id的标签起作用 原则上中可以对一个标签使用
代码展示
.name1 {
color: purple;
text-align: center;
}
#name2 {
color: grey;
font-size: 16px;
}
<!DOCTYPE html>
<html>
<head>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style.css">
</head>
<body>
<h1 class="name1">这是一个标题</h1>
<p id="name2">这是一个段落。</p>
</body>
</html>
效果展示
注意事项:
- 优先级:CSS选择器的优先级为ID选择器高于类选择器,类选择器高于标签选择器。
- 兼容性:不同浏览器可能对CSS选择器的支持程度不同,需要注意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
- 性能:复杂的选择器可能会影响页面的渲染性能,应尽量使用简单高效的选择器。
05 其他
记于
2024年12月14日19:06:04
三叶灵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