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微PE U盘后电脑多出300M盘符(EFI分区)无法隐藏的解决过程

在制作微PE U盘时,可能由于个人操作不当吧,系统多出了一个300MB的盘符(为了方便,下文简称G盘),一开始还以为是制作好之后的U盘分出来的300MB的带有系统引导文件的分区呢。结果发现还是无法从U盘进入微PE,甚至拔了U盘之后,G盘还在。

检查了一下G盘,是我固态分出来的分区,并且无法访问。

在磁盘管理中,也看不到G盘。

推测可能是出BUG了,重启也不行。然后在优化驱动器里面->显示高级视图里可以看到G盘,根据大小推测,应该是把EFI分区给错误标记为G盘了。

下图是正常情况下的视角,当时错误显示G盘时,有一个盘符被标记为了G(当时忘记截图了)

使用管理员身份打开CMD。依次输入

diskpart

list disk

select disk 0

list volume

可见那个300MB的G盘确实是EFI系统盘了,正常情况下它不应该被分配盘符的。在磁盘管理页面右键点击300MB的EFI分区,也没有可以操作的选项,当然不可以被操作是正常的。说明现在的问题在于300MB的EFI分区被错误标记为了G,并没有更进一步的错误。

win+R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找到以下路径:HKEY_LOCAL_MACHINE\SYSTEM\MountedDevices

在右侧找到\DosDevices\G:的删除就好了,下图是已经删除过后的

重启电脑,一切恢复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解决用户的问题:在通过本地磁运行Cmder后无法选择制作的启动。首先,我需要理解用户的具体情况。用户之前已经创建了一个启动(可能是Windows PE或其他类型的启动),并且现在在本地磁上运行Cmder时,无法选择或识别这个启动。这可能涉及到启动的可见性、权限问题、盘符分配或者Cmder本身的配置问题。 首先,我需要考虑可能的原因。启动在正常系统中可能不会自动挂载,特别是在Windows环境下,可能需要手动分配盘符。另外,用户可能在Cmder中没有足够的权限访问启动,或者启动的文件系统格式不被当前系统支持(例如NTFS vs FAT32)。还有可能是启动本身制作有问题,导致系统无法正确识别。 接下来,我需要分步骤思考解决方法。第一步是确认启动是否在系统中可见。用户可以在磁管理中查看是否有未分配的盘符,或者检查文件资源管理器是否显示该磁。如果磁未分配盘符,手动分配可能解决问题。第二步是检查权限问题,尤其是在使用管理员权限运行Cmder的情况下。第三步是验证启动制作是否正确,是否有损坏,或者文件系统是否兼容。 另外,可能需要考虑使用命令行工具如diskpart来管理磁分区,或者使用其他工具如mountvol来处理盘符问题。如果启动PE环境,可能需要特定的步骤来访问其内容。此外,用户可能在Cmder中需要切换到正确的目录或使用绝对路径来访问启动中的文件。 还需要考虑用户的操作系统版本,不同的Windows版本可能在磁管理上有差异。例如,Windows 10和11在自动挂载外部存储设备方面可能有所不同。此外,用户是否在尝试从Cmder中直接访问启动的内容,或者是在启动时选择启动作为引导设备。 用户可能混淆了“选择启动”的不同场景:一种是在系统启动时选择启动设备(如通过BIOS/UEFI),另一种是在操作系统中访问启动的文件。根据用户的问题描述,可能是指后者,即在运行中的系统中通过Cmder访问启动的内容。 最后,需要提供清晰的步骤,涵盖检查磁管理、分配盘符、权限处理、使用命令行工具以及验证启动完整性的方法。同时,提醒用户注意数据安全,建议在虚拟机中测试操作,避免物理机数据丢失。</think>--- ### 问题分析 当通过本地系统运行Cmder后无法识别启动时,通常由以下原因导致: 1. **盘符未分配**:启动分区未挂载或未分配盘符 2. **权限限制**:当前用户无访问权限 3. **文件系统冲突**:启动使用EXT4/ReFS等非常用格式 4. **硬件识别异常**:U物理损坏或USB接口故障 --- ### 解决方案(分步操作) #### 步骤1:确认磁可见性 **Windows系统:** 1. 打开**磁管理**(Win+X → 磁管理) 2. 检查启动是否显示为: - **无盘符**(显示为"健康"但无`E:`等标识) - **未分配空间**(需初始化磁) 3. 右键点击启动分区 → **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 → 添加新盘符 **Linux系统(通过WSL/Cmder):** ```bash sudo fdisk -l # 列出所有磁 sudo mount /dev/sdb1 /mnt/usb # 手动挂载(假设U为sdb1) ``` #### 步骤2:提升Cmder权限 | 操作系统 | 操作方式 | |----------|----------| | Windows | 右键Cmder →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 执行:<br>`diskpart → list volume` 确认所有卷状态 | | Linux | 使用`sudo -i`进入特权模式 → 执行`lsblk`查看块设备 | #### 步骤3:验证启动完整性 ```bash # Windows(需管理员权限) chkdsk /f X: # 检查并修复文件系统(X为U盘符) # Linux sudo fsck /dev/sdb1 # 强制检查分区 ``` #### 步骤4:特殊文件系统处理 **案例1:识别FAT32/NTFS外的格式** - 对EXT4/Btrfs分区: ```bash # Windows安装Ext2Fsd后: mountvol X: /s # 分配盘符 # Linux直接挂载: sudo mount -t ext4 /dev/sdb1 /mnt ``` **案例2:处理隐藏EFI分区** ```bash diskpart select volume 1 # 假设EFI分区为卷1 assign letter=Y: # 临时分配盘符Y ``` #### 步骤5:硬件级排查 1. 尝试不同USB接口(避免使用USB Hub) 2. 在其他电脑测试U识别性 3. 使用量产工具修复(如ChipGenius检测主控型号后刷写固件) --- ### 高级操作:通过注册表强制挂载(Windows) ```reg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torageDevicePolicies] "WriteProtect"=dword:00000000 # 解除写入保护 ``` *修改后重启系统,再执行盘符分配* --- ### 替代方案推荐 | 场景 | 工具 | 使用命令示例 | |---------------------|--------------------------|-----------------------------| | 绕过系统挂载机制 | **7-Zip**(直接访问物理设备) | `7z x \\.\PhysicalDrive1` | | 低级数据恢复 | TestDisk | `testdisk /dev/sdb` | | 跨平台挂载 | HFSExplorer(Mac格式) | 图形界面操作 | --- ### 关键排查流程图 ``` 开始 │ ├─ 磁管理是否显示设备? → 否 → 检查USB硬件/换接口 │ │ │ └─ 是 → 是否有盘符? → 否 → 手动分配 │ │ │ └─ 是 → Cmdr能否访问? → 否 → 检查权限/文件系统 │ └─ 使用diskpart/list volume验证 → 修复分区表 ``` --- 建议优先在虚拟机中测试磁操作,并备份重要数据。若问题持续,可能需要重新制作启动(使用Rufus时选择**DD模式**写入镜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