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 6.1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
- 6.1.1差错和差错控制系统分类
- 6.1.2矢量空间与码空间
- 6.1.3随机编码
- 6.1.4信道编码定理
前言
信道编码是以信息在信道上的正确传输为目标的编码,主要分为两个层次:1.如何正确接收载有信息的信号;2.如何避免少量差错信号对信息内容的影响。
6.1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
6.1.1差错和差错控制系统分类
- 差错符号、差错比特
1. 通常情况下,符号差错概率(误码元率)是指信号差错概率,误比特率是指信息差错概率。
2.特殊情况:在二进制传输系统中,符号差错等效于比特差错。在多进制系统中,两者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
3.在定量描述信号的差错时,采用差错图样。即定义码与收码之“差”。
差错图样E=发码C-收码R(模M)
- 差错图样类型
- 随机差错:差错图样上各码位的取值与前后位置及时间无关。(典型的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 突发差错:前后相关、成堆出现。(总是以差错码元开头、以差错码元结尾,头尾之间并不是每个码元都错,而是码元差错概率超过了某个额定值。)
- 纠错码分类
- 差错控制系统分类
- 前向纠错
- 反馈纠错
- 混合纠错
6.1.2矢量空间与码空间
6.1.3随机编码
6.1.4信道编码定理
总结
提示:这里对文章进行总结:
例如: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仅仅简单介绍了pandas的使用,而pandas提供了大量能使我们快速便捷地处理数据的函数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