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955-1965年,上古神机IBM7094 ,
最早期的批处理操作系统,一个作业完成自动读入下一个 ,不管前一个作业是完成还是出错。
最后把出错的信息输出到磁带上,分析修改写成新任务,再放到后面,批处理再执行。
OS/360(1965-1980)
背景:
计算机开始进入多个行业:科学计算(IBM 7094),银行(IBM 1401)
衍生
需要让一台计算机干多种事,出现多道程序。(多进程结构和进程管理概念萌芽)
作业之间的切换和调度成为核心:因为既有IO任务,又有计算任务,需要让CPU忙碌
典型代表:IBM OS/360(360表示全方位服务),开发周期5000个人年
从OS/360道MULTICS(1965-1980)
背景:
计算机进入多个行业,使用人数增加
分时系统
代表:MIT MULTICS(MUL 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ervice)
核心仍然是任务切换,但是资源复用的思想对操作系统影响很大,虚拟内存就是一种复用
从MULTICS道UNIX(1980-1990)
背景:
小型化计算机出现,PDP-1
1969年: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Dennis Ritchi等在一台没人使用的PDP-7上开发一个简化MULYICS,即后来的UNIX。
UNIX是一个简化的MULTICS,核心概念差不多,但更灵活和成功
从UNIX道Linux(1990-2000)
背景:
1981,IBM推出IBM PC 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
很多人可以使用计算机并接触UNIX
1987年Andrew Tanenbaum 发布了MINIX(非常类似UNIX)用于教学
Linus Torvalds在386sx兼容微机上学习minix,做出小Linux与1991年发布
1994年,Linux1.0发布并采用GPL协议,1998年以后在互联网世界展开了一场历史性的Linux产业化运动
总结
IBSYS->OS/360->MULTICS->UNIX->Linux
核心没变过,多进程结构没变过
多进程结构是操作系统基本图谱
掌握操作系统的多进程图谱并实现它。
PC机的诞生
CP/M
1975年Digital Research为Altair880开发了操作系统CP/M
CP/M:写命令让客户用,执行,命令对应的程序,单任务执行
1980年出现了8086 16位芯片,从CP/M基础上开发了QDOS(Quick and Dirty OS)
从QDOS到MS-DOS
Bill Gates要进入历史舞台了
1975年22岁的Paul Allen和20岁的Bill Gates为Altair 8800开发了BASIC解释器,据此开创了微软
1977年Bill Gates开发了FAT管理磁盘
QDOS的成功在于以CP/M为基础将BASIC和FAT包含了进来
1980年IBM想和Digital Research协议授权使用CP/M,但没有达成,转向和微软合作;
1981年微软买下QDOS,改名为MS-DOS(Disk OS),和IBM PC打包一起出售
从MS-DOS到Windows
MS-DOS的磁盘、文件、命令让使用方便,但似乎可以更方便
1989年,MS-DOS 4.0出现,支持了鼠标和键盘,此时微软已经决定要放弃MS-DOS
不久后Windows 3.0 大获成功
文件、开发环境、图形界面对于OS的重要性
Mac OS与IOS
1984年,苹果推出PC(麦金塔机,Macintosh),简称Mac机,其处理器使用IBM、Intel或AMD等,核心在于屏幕、能耗等
与Mac机一起发布的System X系统,一上来就是GUI
在System 7以后改名为Mac OS 8
2007年发布iOS没核心仍然是Mac OS,专为移动设备,如手势等
Mac OS核心是UNIX,专注于界面、文件、媒体等和客户有关的内容
总结
核心思想依旧是多进程,仍然是程序执行、多进程、程序执行带动其他设备使用的基本结构
掌握、实现操作系统的多进程图谱;
掌握、实现操作系统的文件操作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