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内置函数介绍
所谓内置函数(API)就是用户安装解释或编译器软件时,这些编译软件自带的、已经预先定义好并封装在某个文件夹内的系统提供给我们的函数。
二、数学函数
①abs( )--------求绝对值
② round(n,l )------对浮点数进行四舍五入,但并不完全准确;默认保留整数位。n表示数字、l表示要保留的位数。
③pow(数字,次方) 或 numb1 ** numb2-----求数字次幂。
④max(序列)-----求序列中的最大值。可以是字符类型。
⑤sum(迭代对象,n)-------对迭代对象求和完, 然后再加上数字n。可迭代对象可以是列表、元组; 字典的话求的是键的和。
⑥eval(字符串表达式,[字典])------执行字符串表达式,并返回结果值。字符串表达式中的变量值可以用字典的形式来提供。
三、类型转换函数
①bin(整形十进制)------将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
②hex(整形十进制)------将十进制整数转化为十六进制。
③oct(整形十进制)------将十进制整数转化为八进制。
④list(tuple)-----将元组转化为列表。
⑤tuple(序列)-----将字符串或列表序列转化为元组
⑥dict(键=值,....)-----创建一个字典。
obj=dict(a=2,b=9,name="关山月")
⑦bytes( )-----返回一个新字节数组(*感觉好像是以字节为单位将括号内在内存中的数据转化为十六进制集合的形式),数组中的元素是可变的,并且每个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x<256
⑧int( )----将数字转化为整形
⑨float()----将数字转化为浮点型
⑩str()------将数字转化为字符串类型
⑩chr(ascall码)-----返回十进制ASCALL码所对应的字符。
四、序列操作函数
①all(序列)-------判断序列(字符串、列表、元素)中的所有元素是否都为True;如果某个元素为0或False就返回False,否则返回True(简记: 有假即假、全真为真)。
②any(序列)----判断序列中的所有元素是否都为假(0或False)。是则返回False,否则返回True(简记: 有真即真、全假为假)。
③sorted(可迭代对象,[key],[reserve])-------对可迭代对象进行排序。默认是从小到大,reverse=True表示从大到小排序,key依据某个元素进行排序。
print(dictA)
print(sorted(dictA.items(),key=lambda tupleA:tupleA[0]))
#首先sorted()函数会对.items()返回的列表序列中的所有元素(元组)进行排序
#过程:逐一遍历列表中的每个元组元素,并将其赋值给lambda函数中的tupleA参数;
#然后以传递给tupleA参数中、元组的[0]下标的元素作为比较参考依据对序列进行排序
*sort与sorted的区别:
sort只能对列表进行排序,并且是在原有列表的基础上进行排序。而sorted可以对所有可迭代对像进行排序,将排列后的结果以一个新列表的方式返回,不会改变原有的对象。
④reserve(迭代对象)-----对可迭代对像进行逆序。
⑤range(start,end,[step])------创建一个range序列对象。默认start从0开始到end结束,但不包含end本身,step的步长默认为1,如果为负数则倒序产生序列。
⑥zip(可迭代对象,......)-------将各迭代对象中的每个元素一一对应打包成一个个元组,然后返回由这些元组组成的列表。如果各迭代对象的元素个数不一致,则返回的列表长度与最短的迭代对象元素个数相同。
⑦enumerate(序列对象,start)-------将可遍历的序列对象(字符串、列表、元组)组合成带下标索引的元组序列。start指是枚举出的序列对象下标的起始值。返回值是带下标的enumerate枚举对象(简记:将序列中的每个元素下标也显示出来)。
@声明:“山月润无声”博主知识水平有限,以上文章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广大IT爱好者指正,小弟定当虚心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