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网图
DRAM刷新方式
1)集中刷新
在一个刷新周期内,利用一段固定的时间,依次对存储器的所有行进行逐一再生,期间停止对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即死时间,访存“死区”。
优点:读写操作时不受刷新工作的影响,系统的存取速度较高。
缺点:在集中刷新期间(死区)不能访问存储器。
2)分散刷新
把对每行的刷新分散到各个工作周期中,一个存储器的系统工作周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用于正常读写或保持;后半部分用于刷新某一行。
优点:没有死区。
缺点:加长了系统的存取周期,降低了整机的速度。
3)异步刷新
将刷新周期除以行数,得到两次刷新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t,每间隔时间t产生一次刷新请求。
前两种方法的结合,即可缩短”死时间“,又能充分利用最大刷新间隔2ms的特点。
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时间局部性
指在最近的未来要用的信息很可能是现在正在使用的信息,(因为程序中存在循环)
空间局部性
是指在最近的未来要用到的信息,很可能与现在正在使用的信息在存储空间上是邻近的,因为指令通常是顺序存放,顺序执行的。
高速缓冲技术
利用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把程序中正在使用的部分存放在一个高速的容量较小的Cache中,使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