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次握手过程
-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x)到服务器,SYN置1,表示要建立连接,并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ze Sequence Numbers)
-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客户端发送的syn包,必须回复确认客户端的SYN(ack=x+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y),即SYN+ACK包,SYN置1,表示要建立连接,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y+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SHED(TCP连接成功)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2、四次挥手过程
-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syn包,FIN置1,表示断开连接的请求;
- 服务端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断开连接请求后,回复客户端一个ACK,表示服务端已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断开连接的请求;
- 服务端同样给客户端发送syn包,FIN置1,也表示表示断开连接的请求;
- 客户端收到断开连接的请求后,回复服务端一个ACK,表示收到服务端发送过来的断开连接请求,至此,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连接安全断开。
3、为什么需要四次挥手
- 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通信的议。TCP是全双工模式,这就意味着,当客户端发出FIN报文段时,只是表示客户端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客户端告诉服务器,它的数据已经全部发送完毕了;但是,这个时候客户端还是可以接受来自服务端的数据;当服务端返回ACK报文段时,表示它已经知道客户端设有数据发送了,但是服务端还是可以发送数据到客户端的;当服务端也发送了FIN报文段时,这个时候就表示服务端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就会告诉客户端,我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之后彼此就会愉快的中断这次TCP连接。
- 简单地说,前2次挥手用于关闭一个方向的数据通道,后两次挥手用于关闭另外一个方向的数据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