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教育领域的不断融合,高校传统课堂教学面临许多创新机会和挑战,亟待改变这种教学模式[1]。而在“5G”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和变革,三大网络运营商也致力于打造“5G+智慧教育”格局。“5G”时代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智慧课堂教育和建设成效。而学生课程管理系统是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应用,与传统的课程管理方式相比,这一应用将会显著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能够针对学生的各项成绩做出可视化分析,促使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以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另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与教育相关的应用程序的发展。因此,学生课程管理系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系统规划
运用资料分析法和关键成功因素法,在了解高校目标的基础上,得到信息系统的目标。
利用资料分析法,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整理出高校在课程管理方面的目标如下: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优化课程管理,提高办公效率,并能够在系统上设置各种类型的任务,比如测验、问卷、讨论等,丰富课堂内容,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基于关键成功因素法,利用树枝图的方式,分析出关键因素。如图1-1所示,通过分析得出,信息系统的目标是批量输出成绩、批量导入学生信息、查看答题情况、设置各类任务、自动批改作业。
系统分析
在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是系统开发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阶段,它是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把复杂的对象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基本属性和彼此之间关系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不仅要在原系统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业务处理过程,还要构造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并生成一份系统分析说明书。
1、需求分析
布置任务:教师需要定期布置各种类型的任务,可以是讨论、测验、考试等,通过这种形式来检验教学成果,增加课堂互动,使得学生能够应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基于高级程序语言,系统应根据教师输入的答案,自动批改学生上传的作业,并将成绩记录下来。
作业上传:系统能够根据作业的设置信息,判断作业是否过期。这样在学生编辑作业的时候,系统能够根据作业是否过期来控制学生能否提交作业。
成绩显示: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作业信息,显示出成绩以及详细的答题情况,包括正确答案和解析,以便学生用于改正错题。
期末成绩汇总: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教师能够通过系统存储的信息批量导出各个作业的成绩信息。
2、业务流程分析
对于传统的课程管理方式,教师会将作业发放到学生的手中,学生完成作业内容后,再将作业交回给教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登记成绩。在期末的时候,教师对之前登记的成绩进行汇总,计算期末成绩,再将期末成绩反馈给学生。
3、可行性分析
在经济可行性上,学生课程管理系统的创建能够显著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利用内部的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在发放任务和统计成绩过程中消耗的时间,并且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导入学生信息,不会因系统的使用而额外地消耗时间。
在技术可行性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开发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多,软件开发的体系也随之逐渐建立起来。2009年至今,移动终端得到了飞速发展,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