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结构
一.整体架构图
二.程序计数器
1. 作用
用于保存JVM中下一条所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2. 特点
- 线程私有
CPU会为每个线程分配时间片,当当前线程的时间片使用完以后,CPU就会去执行另一个线程中的代码
程序计数器是每个线程所私有的,当另一个线程的时间片用完,又返回来执行当前线程的代码时,通过程序计数器可以知道应该执行哪一句指令
- 不会存在内存溢出
三.虚拟机栈
1.定义
- 每个线程运行需要的内存空间,称为虚拟机栈
- 每个栈由多个栈帧组成,对应着每次调用方法时所占用的内存
- 每个线程只能有一个活动栈帧,对应着当前正在执行的方法
2.一些问题
- 垃圾回收是否涉及栈内存?
不需要。因为虚拟机栈中是由一个个栈帧组成的,在方法执行完毕后,对应的栈帧就会被弹出栈。所以无需通过垃圾回收机制去回收内存。
- 栈内存的分配越大越好吗?
不是。因为物理内存是一定的,栈内存越大,可以支持更多的递归调用,但是可执行的线程数就会越少。
- 方法内的局部变量是否是线程安全的?
如果方法内局部变量没有逃离方法的作用范围,则是线程安全的
如果如果局部变量引用了对象,并逃离了方法的作用范围,则需要考虑线程安全问题。例如方法返回,方法参数传入。
3.内存溢出
- 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 栈内存溢出
- 发生原因
虚拟机栈中,栈帧过多(无限递归)
每个栈帧所占用过大
四.本地方法栈
一些带有native关键字的方法就是需要JAVA去调用本地的C或者C++方法,因为JAVA有时候没法直接和操作系统底层交互,所以需要用到本地方法
五.堆
- 定义
通过new关键字创建的对象都会被放在堆内存
- 特点
所有线程共享,堆内存中的对象都需要考虑线程安全问题
有垃圾回收机制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java heap space. 堆内存溢出
六.方法区
- 结构图
- 常量池
二进制字节码的组成:类的基本信息、常量池、类的方法定义(包含了虚拟机指令)
虚拟机指令根据这张常量表找到要执行的类名、方法名、参数类型、字面量信息
- 运行时常量池
常量池是.class文件中的,当该*类被加载以后,它的常量池信息就会放入运行时常量池,并把里面的符号地址变为真实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