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P综合实验2

本次实验主要包含链路聚合、生成树协议、Vlan通信、跨Vlan通信(单臂路由实现)、NAT地址转换和访问控制、静态路由、多自治系统OSPF以及路由引入 、DHCP以及Telnet远程登陆

本实验分成两个模块完成。即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以及内外部联通

实验思路:由易到难,先进行链路聚合、生成树、Vlan、DHCP和单臂路由,然后在进行NAT和ACL的实现,然后用 静态路由实现内外网联通,最后配置外网OSPF协议以及远程登录。

实验步骤

一、链路聚合、生成树

要注意的是链路聚合在两台交换机上都要声明才有效

生成树根的选举一种方法是改变优先级,还有一种方法是直接进行stp根桥的声明stp root priority 

二、Vlan

Vlan的配置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创建Valn,第二部是确认链路类型,第三步是放行Vlan

三、单臂路由

单臂路由和Vlanif一样,都是为了实现Vlan间的通信,单臂路由通过子接口的方法来实现,这种方案并不会让交换机作为三层设备进行工作,而似乎是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路由器进行管理。用户也只要进行单臂路由子接口的划分和网段与vid的声明就可以

四、DHCP

DHCP就像他所能做的事情一样,配置时网段、掩码、网关、dns都要进行配置,如果愿意在黑色命令框而不是可视化窗口上敲上这些内容,那DHCP会让ip地址的获取全自动化。

五、NAT和ACL

这两种技术一种可以转化地址来解决外界不认识内部的问题,另一种可以为通行提供保障,让网络链路更加规范化,二者配合可以实现对外网的访问,而他最大的优势是在于二者对于隐私的重视得到保障,无需用十分亲密的OSPF进行连接就可以互相访问。

 在这里我犯了一个错误,导致主机ping不通外网,在我检查了网关和路由器的连通性之后,我才意识到了问题可能是出在NAT和ACL的配置上——地址可以到达网关,但出不去,最后证实了这种错误是由于我把NAT与ACL的连接做在了错误的端口上(应该是在出端口,但是我配置到了另一个端口)

六、OSPF

本实验的OSPF是以3号和6号路由为临界的三个自治系统,所以一共需要三个OSPF进程,处于边境的路由器需要有两个ospf routing id 

在这里有一个错误出现了,在用import-route ospf* 进行路由引入之后,我发现这三个自治系统并没有完全学习,根据排查,问题出在第三个系统上,在查看了邻居表之后才发现是6号和7号的连接没有建立

七、静态路由和远程登录

### 华为ENSP中链路聚合的测试配置与实验 #### 实验准备 为了进行链路聚合的测试,在eNSP平台上构建了一个由两台交换机(命名为SW1和SW2)以及两台主机组成的简单网络拓扑结构[^1]。 #### 配置物理连接 确保每台交换机上的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例如G0/0/2和G0/0/3)被用于创建逻辑捆绑接口即Eth-Trunk。对于每一侧的交换机,执行如下命令来建立并配置这些接口: ```shell [S1]interface Eth-Trunk 1 [S1-Eth-Trunk1]mode lacp [S1-Eth-Trunk1]trunkport GigabitEthernet 0/0/2 to 0/0/3 ``` 上述过程同样适用于另一台交换机SW2,只需调整设备名称即可[^5]。 #### LACP协议设置 当采用动态LACP方式时,两端均需指定相同的系统优先级以便于更好地控制哪一方成为主动方;而接口级别的优先级则决定了哪些成员端口能够参与数据转发活动。通常情况下,默认的最大活跃链路数量设为8,但在某些场景下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此参数至更小值如2[^4]。 #### 连通性验证 完成以上所有步骤之后,利用`ping`指令从一台主机向另外一台发送ICMP请求报文,以此检验跨过新形成的聚合链路后的通信状况是否良好。如果一切正常,则说明此次链路聚合配置成功。 此外,还可以借助特定命令检查当前状态下的聚合情况: ```shell display eth-trunk 1 ``` 这条语句可以展示有关第一个Eth-Trunk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模式、成员端口号及其角色等细节[^3]。
评论 1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