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是C++新提出的概念之一,极大的方便了我们对变量进行操作。
一、引用的概念
在通常的参考书上,引用的概念为:给对象起一个别名,确实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理解他。
例如:
int a = 10;
int &b = a;
此时b就是a的一个引用或者称为别名,改变b的值也会改变a的值。
b=20;
cout<<"b="<<b<<endl;
cout<<"a="<<a<<endl;
发现输出均为20,换句话说,对引用的操作也会对变量本身进行操作。
二、引用的注意事项。
1.引用必须初始化,即必须对其进行绑定,没有初始化的引用会报错。例如以下语句就会出错
int &c;
2.`引用一旦初始化后,便不可改变其绑定的对象``。例如,以下代码的含义为:
int a=10;b=20;
int &c=a;
c=b;
表面上看,认为c以前绑定的a,然后通过c=b语句换绑到b,其实不然,上述代码的真正含义为,将b的值赋给a。
三、引用作为函数参数。
学习过c语言我们知道,如果直接将实参传递给函数的形参,那们即使对形参的值进行改变,也会在随着函数的调用结束而释放,并不会真正影响到实参。例如:
void func1(int a, int b)
{
int temp=a;
a=b;
b=temp;
}
int main()
{
int a=10,b=20;
func1(a,b);
cout<<"a="<<a<<endl;
cout<<"b="<<b<<endl;
}
func1函数看似实现了将a和b进行互换,但实际上,只是在func1内部完成了互换,并没有对实参造成改变。
这是就需要设计返回型参数。
1.c语言提供的返回型参数为指针,即代码如下:
void func2(int* a, int* b)
{
int temp = *a;
*a = *b;
*b = temp;
}
int main()
{
int a = 10, b = 20;
func2(&a, &b);
cout << "a=" << a << endl;
cout << "b=" << b << endl;
}
通过使用指针性参数,成功对实参进行了改变。
2.C++则可以通过使用引用类型的参数,完成对实参的修改,代码如下:
void func3(int& a, int& b)
{
int temp = a;
a = b;
b = temp;
}
int main()
{
int a = 10, b = 20;
func3(a, b);
cout << "a=" << a << endl;
cout << "b=" << b << endl;
}
四、引用作为函数返回值
引用也可作为函数的返回值,此时需注意以下两点。
1.不要返回局部变量的引用,例如:
int& func1()
{
int a = 10;
return a;
}
int main()
{
int& a = func1();
cout << a << endl;
cout << a << endl;
return 0;
}
发现第一次输出还是10,第二次已经成为乱码了,这是因为该引用的本质a,已经随着函数调用结束而释放。想要正确的使用,必须延长变量的生命周期。例如:
int& func1()
{
static int a = 10;
return a;
}
int main()
{
int& a = func1();
cout << a << endl;
cout << a << endl;
return 0;
}
通过static声明,演唱了a的生命周期,从而实现了保留。
还可以通过使用new运算符来延长
int& func1()
{
int* p = new int(10);
return *p;
}
int main()
{
int& a = func1();
cout << a << endl;
cout << a << endl;
delete& a;
cout << a << endl;
return 0;
}
发现,在没有delete之前,都是可以正常输出的。
2.使用了引用作为返回值,函数的调用可以作为左值。例如:
int& func1()
{
static int a = 10;
return a;
}
int main()
{
int& a = func1();
cout << a << endl;
func1() = 100;//作为等号的左边进行赋值
cout << a << endl;
return 0;
}
五、引用的本质。
引用实质上也是指针,即指针常量。
例如:
int a=10;
int &b=a;
实质上就等同于
int *const b=&a;
对b的直接使用,即为*b。这样就方便我们理解为何引用有两个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