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网络层是整个互联网的核心,应该尽可能的简单,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ARP(地址解析协议)
ICMP(网际控制协议)
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
2、IP数据报格式
3、IP地址编址地址
分类:由两部分生成,网络号和主机号,其中不同的分类具有不同的网络长度
一个字节=8位
IP 地址 ::= {< 网络号 >, < 主机号 >}
子网划分:主机号字段中那一部分作为子网号
IP 地址 ::= {< 网络号 >, < 子网号 >, < 主机号 >}
一个 B 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4、地址解析协议ARP
网络层实现主机之间的通信,链路层实现具体每段链路之间的通信。在通信过程中,IP数据报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始终不变,而MAC地址随着链路的改变而改变。
ARP实现由IP地址得到MAC地址
每个主机都有一个 ARP 高速缓存,里面有本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 IP 地址到 MAC 地址的映射表。
5、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是为了更有效地转发 IP 数据报和提高交付成功的机会。它封装在 IP 数据报中,但是不属于高层协议。
ICMP 报文分为差错报告报文和询问报文。
6、路由器结构
功能上: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
分组转发结构:交换结构、一组输入端口、一组输出端口
7、路由器的分组转发流程
- 提取IP数据报首部中的目的地址
- 判断目的IP地址所在的网络是否与本路由器直接相连。如果是,就直接交付给目的网络;如果不是,就检查路由器表中是否有目的IP地址的特定主机路由。如果有,按特定主机路由转发;如果没有,执行逐条检查路由器表。若找到匹配路由,则按照路由表进行转发;如所有路由均不匹配,则执行
- 若由路由表中设置有默认路由,则按照默认路由表转发,否则执行向源主机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