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根据课上重点给出的例题和重点。只要我们背诵理解,我相信应该是不至于到骨灰盒的。
单元1:软件测试入门:
1.软件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程、测试、维护六个阶段
2.软件测试的对象包括:源程序、目标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
3.从产品内部看,缺陷是软件产品开发或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毛病等各种问题
4.从产品的外部看,缺陷是系统所需要的实现的某种功能的失效和违背
5.软件缺陷的表现:
- 软件没有实现产品规格说明所要求的功能模块
- 软件中出现了产品规格说明指明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 软件实现了产品规格中没有提到的功能模块
- 软件没有实现,虽然产品规格没有说明,没有明确提及,但应该实现的目标
- 软件难以理解,不容易使用,运行缓慢,或者从测试员的角度看,最终用户会认为不好。
- 在软件修改之后,再次运行以前为发现错误而执行的测试用例,这种测试称之为“回归测试”。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的测试方法:等价类,因果图,决策表,边界值,正交试验法。
1.测试程序时,不可能遍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而只能是选择一个子集进行测试,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划分等价类。
划分等价类
1.等价类的类型:
简单来说,有效等价类就是软件允许我们输入的值,而无效等价类就是软件不允许输入的值。
2.等价类的划分方法:
- 按区间划分
该部分是重点,因为课上提的就是根据区间划分有效等价类
简单的说,所有符合软件设计范围的数值都是有效等价类,而不符合的都是无效等价类。就和高中的区间差不多。 - 按照数值划分
- 按照数值集合划分
- 按照限制条件或规则划分
- 细分等价类
3.等价类的划分原则(用于设计测试用例)重点!
背景:
弱一般等价类测试:
说人话就是:
1.(一般)->(只考虑有效等价类)->(对于x1我们只考虑a-d这个范围,对于x2我们只考虑e-g这个范围)
2,(弱)->(只需覆盖所有有效等价类即可,不用考虑他的组合情况)->(有效的范围全部出现过即可)
强一般等价类测试
有了上面的例子我们就很理解了,强就是还要考虑到他们的组合情况,如下图。
弱健壮等价类测试
这里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健壮:除了有效等价类以外我们还有考虑无效等价类
总结:在这里强弱是说,我们是不是只需要覆盖两个等价类的取值范围(等价类)还是说要考虑他们的组合情况。注意:这两点不同。其次一般和健壮是指我们是否要考虑无效等价类。
例题(重点中的重点,黑盒测试ppt40页)
1.有效类的划分,其实题目已经给出来了,我这里拿month举例:
不知道能不能品出来,其实就是很简单的区间变换成如下表格:
好接下来,我们做第二题
弱健壮,首先我们要覆盖每个有效等价类的范围和至少一个无效等价类
所以我们来看这个表格
Test1 是覆盖了所有有效等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