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拓扑结构
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
拓扑结构是各种设备的互联方式,拓扑结构: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环形拓扑、网型拓扑
1.1 星型结构:一台交换机下连接多台电脑
1.2 网型结构:四台交换机交接相连
1.3 总线结构:一个类似于马路的总线下连接几台电脑
1.4 环形结构:四台电脑首尾相连
2.OSI参考模型
当网络出现问题后通过参考模型来定位,OSI模型分为七层,OSI(开放式系统互联)是ISO于1984年为了规范网络发布的,最早使用的协议是TCP/IP协议总共是五层
应用层(应用程序,):OSI中的最高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层确定进程直接通信的性质
表示层(表示,安全(加密,解密),压缩(压缩,解压缩)):处理俩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于解密、数据压缩于恢复等功能.
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
传输层(协议,端口号,):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的端的可靠、透明和数据传输服务机制,不同的应用连接不同的端口号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流量控制,差错校验):通过寻址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浏览器与路由之间的传输控制,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
数据链路层(进行物理地址寻址,差错校验):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物理层(建立,断开,维护物理连接):OSI的最低层,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包括建立、断开和维护物理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