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0开始学linux
文章平均质量分 92
从0开始,整合遇到的所有问题和知识
PureHeart丶
嵌入式Linux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从零开始学习Linux》——开篇
近日笔者新开专栏,《从零开始学习Linux》,Linux水深而且大,学了一圈之后,有懂得有不懂的,一直没有机会整体的全部重新捋一遍,本专栏的目的是,带着大家包括我自己重新学习Linux一遍这些知识,温故旧的知识,同时进阶新的自己,研究认知外的实物,我将尽我所能,写好这一个专栏,让大家和自己有所收获。希望我博客的分享,能让大家有所收获。大家可以叫我 《家驹(Strange_Head),或者顺哥》——家驹(Strange_Head)原创 2024-07-13 22:19:04 · 1227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Linux目录动态检测应用 (inotify递归子目录)——工具篇
inotify(inode notify)是 Linux 内核自 2.6.13 版本开始提供的一种文件系统事件监控机制。它允许用户空间程序注册监控文件或目录,当发生特定事件时,内核会通知用户程序。与之前的dnotify相比,inotify提供了更丰富的事件类型和更高效的监控方式。原创 2025-03-20 18:23:11 · 1078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Linux Socket 网络编程01 API介绍(Linux 进程间通信(IPC))——基础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象;常有欲,以观其体。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原创 2025-03-20 18:22:33 · 1215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Linux内存检测框架 ——工具篇
我们在查看Linux内存时候,可能会使用`free`命令,尤其是查找内存占用情况的时候,会在命令行不断的敲击`free`命令(真令人头疼)或者(`cat /proc/meminfo`),有没有方法直接在C语言中也就是我们的程序代码中添加一段程序,可以直接,实时的打印查看我们的程序,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我们想要的地方直接查看内存的空余使用情况,当然有,那就是本节笔者分享下面这段程序的方法。原创 2025-03-10 20:40:31 · 728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共享内存(Linux 进程间通信(IPC))——基础篇
他总体的作用就是,在Linux当中开辟一段内存空间,使得两个进程可以同时访问,是的就是这么简单具体操作可以具象为操作一个文件(毕竟Linux中一切皆是文件呢)open一个文件(没有就创建他)我可以使用read读取他,也可以使用write去修改他。当然这个文件,也可以让所有进程看到,并操作。原创 2025-02-26 20:26:24 · 977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System V信号量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Linux 进程间通信(IPC))——基础篇(拓展思维)
接上节,我们来详细展开一下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并用 System V 信号量 来解决它。这个经典问题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在多个进程间同步和互斥地共享资源。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多进程同步问题中的经典例子。问题的背景是:有两个进程,一个生产者(Producer)不断生产产品,另一个消费者(Consumer)不断消费产品。两者都需要共享一个有限的缓冲区。生产者往缓冲区写入数据,消费者从缓冲区读取数据。为了避免并发问题,我们需要同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访问。原创 2025-02-25 20:42:20 · 658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System V信号量(Linux 进程间通信(IPC))——基础篇
System V 信号量(sem_t)是 Unix/Linux 系统中一种进程间同步和互斥的机制。原创 2025-02-21 16:36:46 · 1203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POSIX信号量(Linux 进程间通信(IPC))——基础篇
在 Linux 系统编程中,信号量(Semaphore)是一种重要的同步机制,主要用于解决并发访问的互斥和同步问题。原创 2025-01-13 20:58:03 · 894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消息队列(Linux 进程间通信(IPC))——基础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原创 2024-11-01 19:21:56 · 1443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管道(Linux 进程间通信(IPC))——基础篇
在 Linux 中,进程是相互独立的,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内存空间。为了在不同进程之间交换数据,操作系统提供了各种 IPC 机制。这些机制可帮助进程完成数据共享、同步、通知和事件处理等任务。管道(Pipe)命名管道(FIFO)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信号(Signal)套接字(Socket)管道是最简单的 IPC 方式之一,适合在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如父子进程)之间传递数据。管道是单向的,数据只能从一端流向另一端。原创 2024-11-01 18:12:14 · 1116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exec族函数——基础篇
当我们介绍完fork之后,你会发现虽然我可以同时跑俩个程序,但是还是太过于局限了,而且细心的学员们发现,进程直接是完全不互通的,好像fork之后什么也做不了,是的,只学完`fork`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再来介绍新的知识。`exec`族函数。原创 2024-10-30 19:00:46 · 1110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fork/wait/waitpid/exit函数——基础篇
在 Linux 中,所有的进程都是通过 fork() 派生而来。当一个进程调用 fork() 时,操作系统会复制当前进程的上下文,为它创建一个几乎完全相同的副本,这个副本被称为子进程,而原始进程被称为父进程。这也是人们口中的父子进程的概念。原创 2024-10-28 19:40:42 · 1458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Linux进程的状态——基础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子《道德经》原创 2024-10-28 18:47:03 · 895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Linux进程的了解——基础篇
概念:进程(Process)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内存空间、代码、数据、堆栈等资源,它们相互独立地运行,并且能够与其他进程并发地执行。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操作系统通过创建、管理和调度进程来实现多任务处理,使多个程序能够同时运行,并且彼此之间不会干扰。举个栗子理解一下💡:把我们的地球想象成一个Linux系统,那么地球上的生物,画,鸟,鱼,虫,甚至人类,都是单独的个体,他们互不干扰,自己有自己的事干,共同的努力下才形成了当前稳定的地球。原创 2024-08-11 20:26:54 · 1045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文件基础编程 ——基础篇
在Linux系统编程中,我们先来看基本的API,理解基本的文件操作函数是非常重要的。这节我们带着大家一起进入文件编程。文件我们想到无非就三个操作,1、打开文件,2、操作文件内容,3、关闭文件把大象装进冰箱?是的,就是这么简单。于是乎,我们如何装进这个大象是我们学习的关键,用什么工具去打开冰箱(文件),如何把大象放进去(操作文件内容),放进去关冰箱(释放文件)我们在Linux系统上,当然用的是Linux系统的API,来操作系统的文件了,Linux系统给我们提供哪些工具呢?下面我列举了一些。原创 2024-07-16 23:16:51 · 854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认识在linux上的文件 ——基础篇
每一次努力都是一种投资,哪怕结果未必如愿,但你所获得的成长和经验都是无价的。坚持下去,你会看到那些投资最终会为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家驹(Strange_Head)原创 2024-07-13 22:35:18 · 970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Visual Studio Code配置下载,中文配置,连接远程ssh ——基础篇
vscode绝对值得推荐,非常好用,如果你能体会其中的奥妙的话原创 2024-07-13 22:30:54 · 922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系统编程篇》vim的使用 ——基础篇
愿你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终保持热爱、勇敢和坚持,收获自己想要的美好 ——家驹。原创 2024-07-13 22:30:16 · 1071 阅读 · 0 评论 -
ubuntu20.04.6将虚拟机用户目录映射为磁盘Z
将linux用户目录映射为windwos磁盘,从此文件操作,香喷喷原创 2024-04-06 16:55:01 · 1884 阅读 · 0 评论 -
ubuntu20.04.6安装sshd服务,并连接到远程服务器
它负责提供远程登录和安全的 shell 服务。通过启动 sshd 服务,可以允许远程用户通过 SSH(Secure Shell)协议连接到您的计算机,并在远程执行命令或进行文件传输。物理主机使用mobaxterm(或putty)连接虚拟机ssh登录。原创 2024-04-06 16:14:15 · 201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