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应用层概述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得最顶层,是设计和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终目的,也是计算机网络中发展最快的部分
经典网络应用
1.万维网WWW
2.域名系统DNS
3.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4.电子邮件
5.文件传送协议FTP
6.P2P文件共享
7.多媒体网络应用
二、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
2.1C/S方式
客户和服务器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服务器总是处于运行状态,并等待客户的服务请求。服务器具有固定端口号(例如HTTP服务器的
默认端口号为80),而运行服务器的主机也具有固定的IP地址。
C/S方式是因特网上传统的、同时也是最成熟的方式,很多我们熟悉的网络应用采用的都是C/S方
式。包括万维网www、电子邮件、文件传输FTP等。
基于C/S方式的应用服务通常是服务集中型的,即应吊服穷朱中江网日TuH "olon器计算机上。
由于一台服务器计算机要为多个客户机提供服务,在C/S应用中,常会出现服务器计算机跟不上
众多客户机请求的情况。
为此,在C/S应用中,常用计算机群集((或服务器场)构建一个强大的虚拟服务器。
2.2对等(P2P)方式
在P2P方式中,没有固定的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提供者,分布在网络边缘各端系统中的应用进程是对
等的,被称为对等方。对等方相互之间直接通信,每个对等方既是服务的请求者,又是服务的提供
者。
目前,在因特网上流行的P2P应用主要包括P2P文件共享、即时通信、P2P流媒体、分布式存
储等。
基于P2P的应用是服务分散型的,因为服务不是集中在少数几个服务器计算机中,而是分散
在大量对等计算机中,这些计算机并不为服务提供商所有,而是为个人控制的桌面计算机和笔记本
电脑它们通常位于住宅、校园和办公室中。
P2P方式的最突出特性之一就是它的可扩展性。因为系统每增加一个对等方,不仅增加的是服务的
请求者,同时也增加了服务的提供者,系统性能不会因规模的增大而降低。
P2P方式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因为它通常不需要庞大的服务器设施和服务器带宽。为了降低成本,
服务提供商对于将P2P方式用于应用的兴趣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