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基础知识:
是一个编程接口
是一种特殊的文件描述符 (everything in Unix is a file)
并不仅限于TCP/IP协议
套接字三种类型:
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
提供了一个面向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无差错、无重复的发送且按发送顺序接收。内设置流量控制,避免数据流淹没慢的接收方。数据被看作是字节流,无长度限制。
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
提供无连接服务。数据包以独立数据包的形式被发送,不提供无差错保证,数据可能丢失或重复,顺序发送,可能乱序接收。
原始套接字(SOCK_RAW)
可以对较低层次协议如IP、ICMP直接访问
面向连接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TCP/IP)
无连接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和 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 - IPX)
(文件描述符:1、非负整数、2、用于区分内核操作正在打开的一个文件 3、io阶段 0-1023)
字节序
TCP/IP协议规定,网络数据流应采用大端字节序,即低地址高字节。发送主机把1000填到发送缓冲区之前需要做字节序的转换。同样地,接收主机如果是小端字节序的,接到16位的源端口号也要做字节序的转换。如果主机是大端字节序的,发送和接收都不需要做转换。同理,32位的IP地址也要考虑网络字节序和主机字节序的问题。
为使网络程序具有可移植性,使同样的C代码在大端和小端计算机上编译后都能正常运行,可以调用以下库函数做网络字节序和主机字节序的转换。
#include <arpa/inet.h>uint32_t htonl(uint32_t hostlong);
uint16_t htons(uint16_t hostshort);
uint32_t ntohl(uint32_t netlong);
uint16_t ntohs(uint16_t netshort);
h表示host,n表示network,l表示32位长整数,s表示16位短整数。
如果主机是小端字节序,这些函数将参数做相应的大小端转换然后返回,如果主机是大端字节序,这些函数不做转换,将参数原封不动地返回。
网络编程常用函数
socket() 创建套接字
bind() 绑定本机地址和端口
connect() 建立连接 listen() 设置监听套接字
accept() 接受TCP连接
recv(), read(), recvfrom() 数据接收
send(), write(), sendto() 数据发送
close(), shutdown() 关闭套接字
-
c/s 服务器搭建流程:
-
创建套接字 :socket
-
绑定ip和端口 :bind
-
建立监听 :listen
-
接收/处理客户端连接请求 :accept
-
正常通信
-
read/recvfrom/recv
-
write/sendto/send
-
-
通信完毕,关闭套接字
-
-
c/s客户端搭建流程:
-
创建套接字:socket
-
绑定:bind<可选>,默认隐式绑定
-
主动连接服务器:connect
-
正常通信
-
read/recvfrom/recv
-
write/sendto/send
-
-
通信完毕,关闭套接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