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基础第三章

黑马程序员前端JavaScript入门到精通全套视频教程,javascript核心进阶ES6语法、API、js高级等基础知识和实战教程,JS基础第三天和第四天学习

一、数组

1. 数组的基本使用

1.1 定义数组
<script>
  // 1. 语法,使用 [] 来定义一个空数组
  // 定义一个空数组,然后赋值给变量 classes
  // let classes = [];

  // 2. 定义非空数组
  let classes = ['小明', '小刚', '小红', '小丽', '小米']
</script>

通过 [] 定义数组,数据中可以存放真正的数据,如小明、小刚、小红等这些都是数组中的数据,我们这些数据称为数组单元,数组单元之间使用英文逗号分隔

1.2访问数组和数组索引

JavaScript 为数组中的每一个数据单元都编了号,通过数据单元在数组中的编号便可以轻松访问到数组中的数据单元了。
我们将数据单元在数组中的编号称为索引值,也有人称其为下标。
索引值实际是按着数据单元在数组中的位置依次排列的,注意是从0 开始的

<script>
  let classes = ['小明', '小刚', '小红', '小丽', '小米']
  
  // 1. 访问数组,语法格式为:变量名[索引值]
  document.write(classes[0]) // 结果为:小明
  document.write(classes[1]) // 结果为:小刚
  document.write(classes[4]) // 结果为:小米
  
  // 2. 通过索引值还可以为数组单重新赋值
  document.write(classes[3]) // 结果为:小丽
  // 重新为索引值为 3 的单元赋值
  classes[3] = '小小丽'
  document.wirte(classes[3]); // 结果为: 小小丽
</script>

2.数组的操作

2.1 length数组长度
<script>
  // 定义一个数组
  let arr = ['html', 'css', 'javascript']
  // 数组对应着一个 length 属性,它的含义是获取数组的长度
  console.log(arr.length) // 3
</script>
2.2 push

尾部添加数组单元,返回数组长度

2.3unshit

动态向数组头部添加一个单元,返回数组的长度

2.4 pop

删除最后一个元素,并返回该元素的值

2.5shift

x 删除第一个单元

2.6 splice 动态删除任意单元

语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cript>
  // 定义一个数组
  let arr = ['html', 'css', 'javascript']

  // 1. push 动态向数组的尾部添加一个单元
  arr.push('Nodejs')
  console.log(arr)
  arr.push('Vue')

  // 2. unshit 动态向数组头部添加一个单元
  arr.unshift('VS Code')
  console.log(arr)

  // 3. splice 动态删除任意单元
  arr.splice(2, 1) // 从索引值为2的位置开始删除1个单元
  console.log(arr)

  // 4. pop 删除最后一个单元
  arr.pop()
  console.log(arr)

  // 5. shift 删除第一个单元
  arr.shift()
  console.log(arr)
</script>

二、函数

1. 声明和调用

函数可以把具有相同或相似逻辑的代码“包裹”起来,通过函数调用执行这些被“包裹”的代码逻辑,这么做的优势是有利于精简代码方便复用。

1.1 声明

声明(定义)一个完整函数包括关键字、函数名、形式参数、函数体、返回值5个部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调用

声明(定义)的函数必须调用才会真正被执行,使用 () 调用函数。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声明和调用</title>
</head>
<body>
  <script>
    // 声明(定义)了最简单的函数,既没有形式参数,也没有返回值
    function sayHi() {
      console.log('嗨~')
    }
    // 函数调用,这些函数体内的代码逻辑会被执行
    // 函数名()
        
    sayHi()
    // 可以重复被调用,多少次都可以
    sayHi()
  </script>
</body>
</html>

2. 参数

通过向函数传递参数,可以让函数更加灵活多变,参数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变量。

声明(定义)一个功能为打招呼的函数

  • 传入数据列表
  • 声明这个函数需要传入几个数据
  • 多个数据用逗号隔开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函数参数</title>
</head>
<body>

  <script>
    // 声明(定义)一个功能为打招呼的函数
    // function sayHi() {
    //   console.log('嗨~')
    // }
    // 调用函数
    // sayHi()
	

    // 这个函数似乎没有什么价值,除非能够向不同的人打招呼
    // 这就需要借助参数来实现了
    function sayHi(name) {
      // 参数 name 可以被理解成是一个变量
      console.log(name)
      console.log('嗨~' + name)
    }

    // 调用 sayHi 函数,括号中多了 '小明'
    // 这时相当于为参数 name 赋值了
    sayHi('小明')// 结果为 小明

    // 再次调用 sayHi 函数,括号中多了 '小红'
    // 这时相当于为参数 name 赋值了
    sayHi('小红') // 结果为 小红
  </script>
</body>
</html>

总结:

  1. 声明(定义)函数时的形参没有数量限制,当有多个形参时使用 , 分隔
  2. 调用函数传递的实参要与形参的顺序一致

形参:声明函数时写在函数名右边小括号里的叫形参(形式上的参数)

实参:调用函数时写在函数名右边小括号里的叫实参(实际上的参数)

形参可以理解为是在这个函数内声明的变量(比如 num1 = 10)实参可以理解为是给这个变量赋值

开发中尽量保持形参和实参个数一致

3.返回值

函数的本质是封装(包裹),函数体内的逻辑执行完毕后,函数外部如何获得函数内部的执行结果呢?要想获得函数内部逻辑的执行结果,需要通过 return 这个关键字,将内部执行结果传递到函数外部,这个被传递到外部的结果就是返回值。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函数返回值</title>
</head>
<body>

  <script>
    // 定义求和函数
    function count(a, b) {
      let s = a + b
      // s 即为 a + b 的结果
      // 通过 return 将 s 传递到外部
      return s
    }

    // 调用函数,如果一个函数有返回值
    // 那么可将这个返回值赋值给外部的任意变量
    let total = count(5, 12)
  </script>
</body>
</html>

总结:

  1. 在函数体中使用return 关键字能将内部的执行结果交给函数外部使用
  2. 函数内部只能出现1 次 return,并且 return 下一行代码不会再被执行,所以return 后面的数据不要换行写
  3. return会立即结束当前函数
  4. 函数可以没有return,这种情况默认返回值为 undefined

4.作用域

通常来说,一段程序代码中所用到的名字并不总是有效和可用的,而限定这个名字的可用性的代码范围就是这个名字的作用域。

作用域的使用提高了程序逻辑的局部性,增强了程序的可靠性,减少了名字冲突。

4.1 局部作用域

作用于函数内的代码环境,就是局部作用域。 因为跟函数有关系,所以也称为函数作用域。

处于局部作用域内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

如果函数内部,变量没有声明,直接赋值,也当全局变量看,但是强烈不推荐

但是有一种情况,函数内部的形参可以看做是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只能在当前函数内部访问和修改

4.2 全局作用域

作用于所有代码执行的环境(整个script标签内部)或者独立的JS文件
全局变量在任何区域都可以访问和修改

5. 匿名函数

匿名函数:没有名字的函数,无法直接使用。使用方法有:函数表达式和立即执行函数

5.1 函数表达式
// 声明
let fn = function() { 
   console.log('函数表达式')
}
// 调用
fn()

具名函数的调用可以写到任意位置,函数表达式必须先声明在使用

5.2 立即执行函数

使用场景:避免全局变量之间的污染

(function(){ xxx  })();
(function(){xxxx}());

无需调用,立即执行,其实本质已经调用了
多个立即执行函数之间用分号隔开

三、逻辑中断

逻辑运算符里面的短路,只存在于&& 和 || 中,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会让右边的代码不再执行

&&左边为false就短路
||左边为true就短路
原因:通过左边的式子得到整个式子的结果,因此没必要再判断右边
运算结果:&&的两边都为真时,返回最右边的真值,

四、布尔类型的转换

1.显式转换

undefined、null、NaN、false、 数字0转换成布尔值为假,其余都为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隐式转换

  1. 有字符串的加法“+1”结果是“1”
  2. 减法“-”只能用于数字,它会使空字符串转换成0
  3. null 经过数字转换之后会变成0
  4. undefined经过数字转换之后会变成NaN
  <script>
    console.log(+'1') //结果是1
    console.log(''-2)  //结果是-2
    console.log(null - 3) //结果是-3
    console.log(undefined + 1) //结果是NaN
  </script>

注意:undefined和null的值相同,既undefined == null为真,但是 undefined === null为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