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点:
1. 网络类型和接口类型相同,都支持广播、NBMA、P2P、P2MP等网络类型。
2. 接口状态机和邻居状态机相同,都经历Down、Up、2-Way等状态变化。
3. 都使用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来存储网络的拓扑结构。
4. 都采用洪泛机制来同步LSDB。
5. 都使用相同的报文类型,包括Hello、DD、LSR、LSU和LSAck报文。
6. 路由计算方法相同,都采用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
7. 都支持区域(Area)划分,包括骨干区域、标准区域、末节区域、NSSA和完全末节区域。
8. DR和BDR的选举过程相同。
不同点:
1.地址族支持:OSPFv2仅支持IPv4,而OSPFv3支持IPv6,并且可以同时处理IPv4和IPv6的双栈网络。
2.基于链路的运行:OSPFv2基于网段运行,而OSPFv3基于链路运行,这意味着在OSPFv3中,即使节点不在同一个IPv6前缀内,只要它们在同一链路上,就可以建立邻居关系。
3.使用链路本地地址:OSPFv3使用链路本地地址(link-local address)来发现邻居和建立通信,而不是全局地址。
4.链路支持多实例复用:OSPFv3允许在同一链路上运行多个实例,实现链路复用并节约成本。
5.通过Router ID唯一标识邻居:在OSPFv2中,邻居可以通过接口地址或Router ID来标识,而在OSPFv3中,所有类型的链路都通过Router ID来标识邻居。
6.认证的变化:OSPFv2具有自己的认证机制,而OSPFv3不提供独立的认证功能,而是依赖于IPv6的认证机制,如IPSec。
7.LSA类型和处理方式:OSPFv3引入了新的LSA类型,如Link LSA和Intra Area Prefix LSA,并且对LSA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Router LSA和Network LSA中不再包含路由信息,而是由Intra Area Prefix LSA来描述。
8.报文头的不同:OSPFv3的报文头比OSPFv2的报文头短,且增加了Instance ID字段,用于支持在同一条链路上运行多个实例。
9.Option字段的不同:OSPFv3的Option字段与OSPFv2相比,增加了R比特和V比特,用于标识路由器的转发能力和参与路由计算的能力。
10.对Stub区域的支持:OSPFv3对Stub区域的支持有所增强,允许对未知类型的LSA进行泛洪,但有明确的规则限制。